《职教百题解》之九:师资队伍
(2022-03-15 10:46:36)
标签:
职教百题解集 |
分类: 职教研究 |
《职教百题解》之九:师资队伍
程宝山
87.上级政策导向
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教20条)指出:从2019年起,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相关专业教师原则上从具有3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并具有高职以上学历的人员中公开招聘,特殊高技能人才(含具有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人员)可适当放宽学历要求,2020年起基本不再从应届毕业生中招聘。加强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建设,优化结构布局,引导一批高水平工科学校举办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建立100个“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每年至少1个月在企业或实训基地实训,落实教师5年一周期的全员轮训制度。探索组建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教师分工协作进行模块化教学。定期组织选派职业院校专业骨干教师赴国外研修访学。在职业院校实行高层次、高技能人才以直接考察的方式公开招聘。建立健全职业院校自主聘任兼职教师的办法,推动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和职业院校教师双向流动。职业院校通过校企合作、技术服务、社会培训、自办企业等所得收入,可按一定比例作为绩效工资来源。
2020年9月,教育部等九部门《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提出提升教师“双师”素质:根据职业教育特点核定公办职业学校教职工编制。实施新一周期“全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校企共建“双师型”教师(含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师,下同)培养培训基地和教师企业实践基地,落实5年一轮的教师全员培训制度。探索有条件的优质高职学校转型为职业技术师范类院校或开办职业技术师范专业,支持高水平工科院校分专业领域培养职业教育师资,构建“双师型”教师培养体系。改革职业学校专业教师晋升和评价机制,破除“五唯”倾向,将企业生产项目实践经历、业绩成果等纳入评价标准。完善职业学校自主聘任兼职教师的办法,实施现代产业导师特聘计划,设置一定比例的特聘岗位,畅通行业企业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从教渠道,推动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与职业学校教师双向流动。改革完善职业学校绩效工资政策。职业学校通过校企合作、技术服务、社会培训取得的收入,可按一定比例作为绩效工资来源。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部门要充分考虑职业学校承担培训任务情况,合理核定绩效工资总量和水平。对承担任务较重的职业学校,在原总量基础上及时核增所需绩效工资总量。专业教师可按国家规定在校企合作企业兼职取酬。到2023年,专业教师中“双师型”教师占比超过50%,遴选一批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360个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2021年10月,中办国办《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全面提升教师素养。完善职业教育教师资格认定制度,在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中强化专业教学和实践要求。制定双师型教师标准,完善教师招聘、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和绩效考核标准。按照职业学校生师比例和结构要求配齐专业教师。加强职业技术师范学校建设。支持高水平学校和大中型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落实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的规定,支持企业技术骨干到学校从教,推进固定岗与流动岗相结合、校企互聘兼职的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继续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
88.师资队伍现状
根据2020年底的数据,学校教师总数349人,在校学生数为4941人,全日制学历教育在校学生与教师的比例为14.161;专任教师286人,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数共281人,比例达98.3%;文化程度在硕士及以上的教师有77人,占比26.9%;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共76人,比例达到26.6%;专任专业课教师总共159人,专任专业课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5.59%;专任专业课教师中“双师型”教师有142人,占专业课和实习指导教师的88.75%;兼职教师数为63人,占专业课教师比例为28.25%。具体见下表:
|
年 度 |
学 生 数 |
教师数 |
生师比 |
“双师型”教师数及比例 |
兼职教师数及占专业课教师比例 |
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数及比例 |
专任教师硕士以上学历数比例 |
专任教师高级职称教师比例 |
|
2020 |
4941 |
349 |
14.16:1 |
142人 88.75% |
63人 28.25% |
281人 98.3% |
77人 26.9% |
76人 26.6% |
学校坚持贯彻“上挂、横联、内提、外引”教师队伍建设策略,实施“三工程(青蓝工程、优师工程、名师工程)•四平台(教学竞赛、科研提升、技能竞赛、产教融合)”培养路径,培养教师具备教育教学能力、实践操作能力、课程开发能力、科研提升能力、服务企业能力五大能力,打造一支懂理论、精技能、会实践、善合作的德技双馨的“双师”团队。其中高级教师80多位、硕士研究生70多位、高级技师与技师100 多位;有全国职教名师、全国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浙江省特级教师、金华市学科带头人等30多人;组建有1个国家级大师工作室、1个省级名师工作室、3个金华市名师工作室。
2020年,师生技能比武在国省市级获奖61项,技能比武获奖全国3项,省级及以上20项。教师各类教学能力比赛在省市级获奖省市级获奖53项,3本教材入选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3本,1本教材入围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
89.实施四项工程
实施以进阶式成长为重点的四大教师培养工程,建设高水平教学创新团队。
(1)青蓝教师工程。以近3年新入职的教师为主体,以教师岗位胜任能力为中心点,采用拜师结对方式,为每位新教师配备1名教学导师与1名德育导师。开展诊断课、教学大赛、说课大赛、技能比武等活动,提升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2)骨干教师工程。以入职4-10年教师为主体,以专业高质量内涵建设为落脚点。采用多种方式培养骨干型教师,如促使教师参与高水平专业建设、1+X证书试点、教学质量诊断工程等。
(3)领军名师工程。以入职10年教师为主体,以培育名师为关键点。对标省市级名师评选办法,通过三年建设,培育市级及以上名师、学科带头人10名。
(4)创新团队工程。整合校内外优势资源,组建20支各类教师创新团队,其中,重点打造1-3支高水平的省市级教师创新团队。同时,以教师教学竞赛、各类职业教育教学成果评比、精品课程评比等竞赛为抓手,以各类教师创新团队为主体,重点促成一批高质量、高规格的省市级教育教学成果,
90.打造四个平台
搭建教学竞赛、技能竞赛、科研提升、对外服务四大平台,养兼具“现代教学能力、专业技术能力、科研提升能力、对外服务能力”四能型教师。
(1)搭建教学竞赛、技能竞赛训练平台。以教学能力大赛、技能大赛、班主任能力竞赛等教学竞赛为抓手,以各类竞赛为平台,成果导向,通过三年建设,力争每年教师或指导学生在省市级及以上获奖180人次以上。
(2)搭建科研提升与对外服务训练平台。参照教师专业发展标准,每年定期举行以双师培养、1+X证书制度标准、教科研能力提升等各类专题式教师培训活动,提升教师科研水平,同时,联合多家合作企业共同搭建20个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全面承接引入企业真实项目,促使教师全程参与项目的全程式训练实践中,提高教师对外服务能力,进而助力学校全面培养兼具“现代教学能力、专业技术能力、科研提升能力、对外服务能力”四能型教师。
91.深化校企合作
与师傅对接提师资。聘请企业技术人员进课堂,强化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校企合作共建技能大师工作室,打造高素质“双师型”教师团队。
(1)制定高层次兼职教师准入标准。制定技能大师、企业技术骨干、学徒制师傅等高层次技术技能型兼职教师准入标准,设立特聘专家、产业教授等特聘岗位,引入与聘任科研专家、企业工程师等一批高层人。
2.构建“双向流动”教师培养机制。面向合作企业,校企共建一批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技能大师工作室、校中厂等平台。面向学校教师,采用专项进修培训、企业挂职锻炼、竞赛指导提升、名师工作室引领等多种形式培养双师素质,同时,配套出台专兼职教师队伍管理制度文件,优化双向流动机制。
92.工作经验总结
永康市职业技术学校建立了政、校、企三方联动机制,推出了“三四五”教师梯队发展计划,聚力提质培优,共同建设“职业教育教师发展共同体”。该校以教师进阶培养为策略,推行“青蓝工程、优师工程、名师工程”三大工程,实现双师培养的科学化和个性化;以“项目驱动、成果导向”理念为引领,搭建“教学技能竞赛提升平台、五金技能人才培养平台、五金精密技术服务平台、高质科研项目引领平台”的能力训练四平台,让教师在参与对外服务项目、教学技能竞赛项目和课题研究项目等过程中,把“双师型”教师进阶培养成“能教学、能管理、能操作、能研究、能服务”的高水平、高素质的职业学校“五能型”教师。值得一提的是,通过“三四五”计划的实施,该校已涌现了胡桂兰、郭丽华、吕华福、马林刚等一大批强理论型和强实践型的“专家型双师”,职业教育领域名师梯队已逐步形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