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普教百题解》之四:提高教学质量

(2022-03-15 09:06:43)
标签:

普教

百题

解集

分类: 永康一中走笔

《普教百题解》之四:提高教学质量

程宝山

36.更新课程观念。课程制度观: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国家只制订课程标准,教材则趋向多样化。课程价值观:一是以是否对升学有用,二是否满足社会需要,三是是否满足学生需求。课程类型观:国家、地方、校本三种课程并存。教师和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开设和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课程开发观:教师既是课程的教授者同时又是开发者。

37.重视课程设置。课程设置符合课程改革精神和学生实际,创设学生自主选择的内容和探究的空间。按规定开齐开好国家和地方规定的基础性课程,合理开设校本选修课程。

38.改革课程内容。课程内容体现跨学科、综合化,反映学科发展新成果,体现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体现学生共性品质的培养和个性发展的需求,体现信息化时代的特征。注重信息化背景下教学内容的创新,注重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的应用融合。

29.规范开发程序。建立完善的课程管理制度和课程开发资源库。开发校本课程要有完整规范的课程纲要、标准、目标、内容及实施方案,其过程主要有四个阶段:一是论证,分析课程需求与课程资源;二是开发,确定目标,制纲要,组织开发;三是实施,经论证后开课;四是评价,总结成功经验,提出改进建议。

40.建设课程体系。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根据培养目标,积极开发实施知识拓展、体艺特长、实践活动等三类拓展性课程,形成富有特色的课程文化与课程体系,实现基础性课程与拓展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机统一。

41.完善课程保障。建有完善的课程开发或开设、审核、实施、评价、监控、奖励等一系列保障机制,包括组织机制、制度机制、资源机制等。

42.明确教学理念。遵循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等教育教学理念,突出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发展,关注公平与差异。教学改革目标明确,针对性强。

43.严格教学常规。教师必须做到精心备课与上课、精心设计与批改作业、精心辅导与考试。领导要把管理重心移到课堂,教师要把精力集中课堂,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44.加强教学研究。建立教研与日常听课制度,加强教学资料的搜集整理,建设比较完善的学科教学资源库,建立体现本校学科水准的习题库和试题库。校本教研氛围浓厚,主题明确,途径与方法多元,效果显著。

45.探索课堂样态。对各种教学方法进行总结、归纳,探索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与创新,构建有人性、有温度、有故事、有美感的课堂新样态,形成富有本校特色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6.建设高效课堂。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教师积极主动地转变自身角色、教学方式与教学行为,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开展探究学习、合作学习、项目学习,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7.落实走班选课。落实开展分层分类选课走班制度。重视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学生发展服务,形成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48.畅通学习渠道。深化选择性学习理念,畅通个性化学习渠道,提升学生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学生能运用各种学习资源,转变学习方式,通过团队合作、自主探究、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

49.创新教学评价。构建学教评相一致的评价机制,实施适合不同学生的教学策略,关注学困生学习行为与能力,帮扶学困生进步;学生评价制度体现促进不同层次学生发展,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原则。

50.抓好教学考核。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绩效考核方法并付诸实施。坚持随机听课制度和学生评教制度。对教师教学活动(包括计划、备课、上课、改作、辅优补差、考试以及终端成绩等)实行全过程考核。

51.建立监测机制。建有校内课业负担监测与公布机制,课业负担得到有效控制;建立校内教育质量监控机制,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提升。

52.加强学籍管理。按照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有关学生学籍管理的规定实行学籍管理,健全学生学籍档案,办理学生转学、休学、复学等手续。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对学生实施综合素质评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每学期评价结果记入学生本人档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