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年味越来越淡
(2014-01-30 12:49:01)
标签:
情感 |
分类: 个人文章 |
又是一年春节到,门楣贴上了红艳的春联,四处传来鞭炮的声音。其实每年过年的情景都相差不多,可是我们却经常能听到有人说越来越没有年味了,或者说过年不如过去热闹了,我们自己有时候也会有这样的感受。然后,我们还会回忆小时候过年如何如何快乐,如何如何有年味。事实上,之所以感到年味越来越淡,并非是“年”本身发生了变化,而是我们自己的心态发生了变化而已。
所谓的“年味” 并无一个明确的界定,不过是人的一种感觉而已。我们说没有年味,是在说我们自己没有了当年过年时候的激动与喜悦,这原因自然源自我们自己感受。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年龄越来越大,经历的越来越多,对很多事情不再感到新鲜,不再好奇,对于年也就少了特殊的感觉。这种情况不难理解,好比是吃肉,我们过去肉吃的比较少,偶尔吃一次感到格外的香甜,现在顿顿有肉,再吃肉就觉得不香了。年也是如此,像我们这样三四十岁的人已经过了三四十个年,过的多了,也就平常了,也就没有与平日不同的“年味”了。
这也还不是最关键的原因,最关键的原因是我们再没有了童年时代无忧无虑的情怀。我小的时候就常听大人说不喜欢过年,我当时对此颇不理解。现在,我自己成了大人了,就越发深刻地明白了这个感受。因为过年,很多人不得不参与一些并不喜欢的应酬,有的甚至还要还债,就像当年的杨白劳一样,这样的情况之下,过年不仅不是愉快的事情,还是一件烦恼的事情。作为普通的大多数人,虽然没有杨白劳那样的压力,但是也会产生“韶华似水,日日流逝”的伤感之情,由是,年变得沉重了许多。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怀念过去的“年”实际上是怀念我们再也不能回来的童年。
年味变淡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们把过去几十年的快乐浓缩成一个年的感觉来跟现在的过年相比较。我们感觉过去过年更快乐,实际上,我们无意识中把过去所有的关于年的快乐回忆压缩在了一起,那年味的浓度当然会比现今的一个年年味浓得多。举个例子,我们回忆过去过年,可能会想到某个年放鞭炮时的趣事,可能会想到某个年和小伙伴玩耍时的趣事,也可能会想到某个年一家人团聚时的趣事,然后我们把这些所有的记忆压缩在一起,其快乐程度就显得更大一些。
再有,物质的丰富也让年味变得淡了许多。在物质匮乏的时代,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吃上饺子或者糖果,这就使得过年显得与平日格外不同,过年也就感到更幸福。我们感到过去过年更高兴,其重要的因素就是在于过年的吃食上,这一点现在已经几乎不存在了。由于物质的丰富,过年与平时在吃上没有什么区别,这也淡化了年味的感觉。此外,物质匮乏的时候,我们甚至没有电视可看,我们不得不开动脑筋自己制造一些快乐。那种发挥了主管能动性的快乐才会让我们觉得真的快乐,才让我们记忆更永久。而现在不仅电视节目丰富,手机、电脑等现代设备占据了我们的生活。无论是平时还是过年,年轻的人们不是自己去创造快乐,不是去亲身体验事物,也不是跟亲朋好友相距聊天,而是各自抱着手机各自傻笑。手机、网络带来的这种被动的快乐持续不久,而且经不得回味。试想一下,当我们回想起来小时候某次过年去山上烧荒,彼情彼景,历历在目,快乐之情油然而生;再过若干年,我们回想起现在的春节玩手机、上微信,快乐何在呢?
其实,年味变浓变淡并不重要,我们正是一边抱怨着年味不浓了,一边认认真真地过着每一个年。过年的感觉不在于我们吃没吃到好东西,不在于我们看没看到好节,最重要的是我们是不是和家人团聚,是不是和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地享受亲情。有亲人在的地方就是家,有家的地方就有年味,就有快乐和幸福。
不管自己年龄多大,在除夕、春节的日子里,我依然会赋予这个时光特殊的意义,心情总还是会为之一振,放掉的往日的疲惫,整理行囊,开始新的行程。我常常地感到,我之所以在困难面前还有奋斗下去的勇气,最重要的就是有家人的陪伴和很多见过、没见过的朋友的支持。衷心地感谢你们,祝你们新年快乐。(魏广东于2014年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