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气功大师”王林的倒掉
(2013-07-28 23:22:04)
标签:
文化 |
分类: 个人文章 |
7月28日晚,因马云拜访而成为舆论焦点的“气功大师”王林登上了焦点访谈。我想这件事情应该是王林倒掉的标志吧。两三年前,重庆有个李一“道长”也差不多在类似的情况下倒掉了。这二人共同的特点除了都是行骗之外,那就是均结交显贵、名人,提高了自己的地位,赚得了金钱。不难想见,纵便有这样两个人倒掉了,但是在我们的社会之中,还有大量的与王林、李一相似的“大师”们出权入贵,潇洒于江湖。
王林所谓“死蛇复活”、“空盆取蛇”、“隔空取物”显然都是骗人的小把戏,稍有理智的人都会付之一笑而已,如此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的精英大人迷信其中不能自拔呢?“王林事件”折射出当代中国人什么样的心理呢?
王林行骗成功首先折射出国人的空虚之心。现在的中国人可能比任何一个时代的中国人心理都更空虚。造成这种集体的心理空虚的原因,其一是因为我们不断地“革”历史的“命”,不断否定我们这个民族曾经的文化和信仰。在中国人的教育中,儒家的思想是封建体制的帮凶;佛教的思想是统治者奴隶人民的工具;道家的思想是人们不敢面对现实的借口。如此种种说辞,让我们不敢坚持我们民族本来就具有且流传几千年的文化。个体不接纳自己的曾经经历会导致个体心理的迷茫,民族否定自己的历史则会导致整个民族心理的空虚。除了这个原因,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们现代的中国人比任何一个时代更加关注外部的物质世界,而更少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像“富翁选妻”这样的事件在当代被高调宣传,这表现的无非四个字“物欲横流”。物欲横流的社会之下,人们削尖了脑袋往上爬,瞪大了眼睛四处看,不断寻找升官发财的机会。“致富光荣”的好找之下,人们动尽一切脑筋关注物质世界和人际社会,唯独疏忽了对自己内心的关注。然而不幸的是,过度的关注物质的成功,内心就会变得更加空虚。你的内心空虚了,那么王林等“大师”也就有了趁“虚”而入的机会。
王林行骗成功其次折射出国人的懒惰之心。这一点要接着上一点说。人们心理空虚之后不是想着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多关注自己内心,多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进而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而是把自己的命运交给了那些看似神奇的“大师”。正是因为人们的懒,才有了行骗者的“勤”。你自己不愿意去完成自己精神世界的成长,那么骗子们会来“帮助”你,只是你要付出的代价就是花了钱得不到想要的。国人的这种精神的懒惰还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孩子教育,父母们总是把孩子的教育交给各种机构,让他们来完成父母应尽的职责,期望自己不付出努力就能让自己的孩子成才。有些东西,比如学习钢琴、学习游泳,那些机构或许可以替父母尽责,但是有些东西,比如心理健康培养,那就是离开父母不行的。物质世界里,有些情况下,个体不付出努力也能取得成功。精神世界里,不论你出身名门还是自为权贵,你不去自己努力感悟,就永远不可能达到高的精神境界。
王林行骗成功最后折射出国人的速成之心。现代社会的节奏越来越快,像远古时代“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景象是再也看不到了。快节奏的社会环境中,人们也就更渴求快速的成功。一时间,我们吃着快餐,坐着高铁,学着速算,期待着一夜成名,盼望着一夜暴富。在此情形之下,我们对于解决自己内心空虚这件事情也希望通过高手一下子解决,最好是某位大师呵一口气就能让你再无忧愁。或许,我们可以通过裸露肉体或者制造丑闻还可以实现一夜成名,我们靠着正当的或不正当的手段还可以实现一夜暴富。但是,心理的成长,精神世界的丰富,那是没有捷径的。只有你去从婴儿到幼儿,到童年,到少年,到青年,到中年,到老年,这样一步一步地去经历,水到渠成,我们的精神世界才足够的丰富而不空虚。
从理论上来讲,气功也是一种修行的方式。但是为什么我们一谈到气功就会认为这是一种骗术呢?荣格有句话说的很有道理:正道在邪人之手,正道也会成为邪道。气功本来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法,那些“气功大师”们却不断炫耀气功如何可不药而治疾病,如何可隔空取物,如何可生财发家,并通过这些诱惑骗人钱财。如此一来连带着气功也被贴上了“行骗”的标签。这种现象在心理行业也存在,比如催眠,这原本是一种了解潜意识心理的技术,有些人却用来“帮助”别人看到所谓的前世来生。这些人都是“害群之马”。
只要我们依然把自己的命运寄托在别人身上,不愿意自己去聆听内心的声音,自己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王林这样的骗子就永远不会消失。
(魏广东,2013/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