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排气法”
(2011-12-09 22:42:31)
标签:
健康文道瑜伽导引排气法杂谈 |
在人体当中,时不时的会出现一些浊气,这是每个人都难以避免的。有时受了寒气,有时是因为脾胃运化不佳,还有的是肝气犯胃……
不论是哪一种原因引起的,它要是老实呆着不动,时间久了就很有可能由无形(气)而转为有形(病变);它要是不老实的话,就会在身体里四处走窜,如果不想法子让它出来,必然窜到哪儿就痛到哪儿,最常见的就是胃肠的胀气、窜气。
考虑辨证施治当然没错,但解决燃眉之急——先排气解痛,恐怕更为迫切,中医叫“急者治其标”。但这“标”最好不能都去“请吗丁啉帮忙”,这种胃动力药不是什么人都能用的,如果有胃部炎症、胃溃疡、胃出血等问题,它就有可能帮倒忙了。
还有人在这个时候会去拍打胃脘部和肚子,这种方法不但不可取而且很危险,我就见过有人因此去医院急救的,越拍肚子胀的越大,拍到最后水肿加“气肿”,充气又充血。
其实,“瑜伽导引法”中的一些非常简单、基础的功法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而且效果好、效率高。功夫浅、不会用气的人,就做一些拉伸性的功法,要缓慢地练习。练习10-15分钟后,平躺在垫子(或床上)练习深长、缓慢地的腹式呼吸5-10分钟,起身后会很快排出浊气。
此时,如果没有一定瑜伽功底的人,最好不要练习屈身或扭脊之类的功法,常常有人因此岔气,其实并不是因为练习瑜伽而让你岔气,而是你练的方法不正确,你不会用气,反使浊气受憋,甚至逆行,这就麻烦了,这是“外形瑜伽”常会产生的问题之一,所以必须再次提醒大家——“外形瑜伽”不是真正的瑜伽。
如果你有一些瑜伽功底,会运气的话,可以加上一些倒立或者半倒立的瑜伽功法,但一定要配合调息法练习才是最重要的。倒立或者半倒立时要保持腹部的松空,随着调息一张一弛的练习。这一招对胃肠胀气的排除往往有着立竿见影的效果,练习完以后,上下的“排气量”都会很大。女性朋友在例假期暂不做倒立功法,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必须在懂得医学知识和内功原理的瑜伽老师指导下方可练习。
谈到瑜伽的倒立功法,我想提醒一些瑜伽爱好者,如果你要想通过瑜伽达到调节身体脏腑功能,而不是追求一种“高难度”动作和满足一种表演心态的话,我建议大家在练习“头倒立”这个功法的时候,采用“支撑法”(靠墙)练习,因为这种方法可以让你在倒立时做到——在极限上放松,尤其是丹田部位的松空,这时只有“在极限上放松”才有可能使全身的气脉、血流畅通。
另外,“头倒立”只有在配合了内功的练习方法后,才能算得上瑜伽体式中的王牌功法,否则就只是一种体操而已,没有太大内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