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文集[(书后五百三十四首)8]
(2011-05-26 06:49:43)
标签:
杂谈 |
【跋陈莹中题朱表臣欧公帖】
敬其人,爱其字,文忠公之贤,天下皆知。使嘉祐以前见其书者,皆如今日,
则朋党之论何自兴!元祐元年四月,延平陈瓘书。
美哉莹中之言也。仲尼之存,或削其迹,梦奠之后,履藏千载。文忠公读
《石守道文集》,有云:“后世苟不公,至今无圣贤。”公殁之后二十余年,憎
爱一衰,议论乃公,亦何待后世乎?绍圣元年五月书。
【书归去来词赠契顺】
余谪居惠州,子由在高安,各以一子自随。余分寓许昌、宜兴,岭海隔绝。
诸子不闻余耗,忧愁无聊。苏州定慧院学佛者卓契顺谓迈曰:“子何忧之甚,惠
州不在天上,行即到耳,当为子将书问之。”绍圣三年三月二日,契顺涉江度岭,
徒行露宿,僵仆瘴雾,黧面茧足以至惠州。得书径还。余问其所求。答曰:“契
顺惟无所求,而后来惠州。若有所求,当走都下矣。”苦问不已。乃曰:“昔蔡
明远鄱阳一校耳,颜鲁公绝粮江淮之间,明远载米以周之。鲁公怜其意,遗以尺
书,天下至今知有明远也。今契顺虽无米与公,然区区万里之勤,倘可以援明远
例,得数字乎?”余欣然许之,独愧名节之重,字画之好,不逮鲁公。故为书渊
明《归去来词》以遗之,庶几契顺托此文以不朽也。
【题所书宝月塔铭(并鲁直跋)】
予撰《宝月塔铭》,使澄心堂纸,鼠须笔,李庭珪墨,皆一代之选也。舟师
不远万里,来求予铭,予亦不孤其意。绍圣三年正月十二日,东坡老人书。
.塔铭小字,如季海得意时书,书字虽工拙在人,要须年高手硬,心意闲澹,
乃入微耳。庭坚书。
【书天蓬咒】
绍圣三年端午,惠州道士邹葆光云:“今日今月皆甲午,而午时当庚甲合,
人之遇此也难。请书《天蓬神<口兄>》。”予嘉其意,乃为斋戒书之。
【跋山谷草书】
昙秀来海上,见东坡,出黔安居士草书一轴,问此书如何?坡云:“张融有
言,不恨臣无二王法,恨二王无臣法。”吾于黔安亦云。他日黔安当捧腹轩渠也。
丁丑正月四日。
【跋希白书】
希白作字,自有江左风味,故长沙法帖,比淳化待诏所摹为胜,世俗不察,
争访阁本,误矣。此逸少一卷为尤妙。庚辰七夕,合浦官舍借观。
【题自作字】
东坡平时作字,骨撑肉,肉没骨,未尝作此瘦妙也。宋景文公自名其书铁线。
若东坡此帖,信可谓云尔已矣。元符三年九月二十四日,游三州岩回,舟中书。
【书舟中作字】
将至曲江,船上滩欹侧,撑者百指,篙声石声荦然,四顾皆涛濑,士无人色,
而吾作字不少衰,何也?吾更变亦多矣,置笔而起,终不能一事,孰与且作字乎?
【书沈辽智静大师影堂铭】
邻舍有睿达,寺僧不求其书,而独求予,非惟不敬东家,亦有不敬西家耶?
【论沈辽米芾书】
自君谟死后,笔法衰绝。沈辽少时本学其家传师者,晚乃讳之,自云学子敬。
病其似传师也,故出私意新之,遂不如寻常人。近日米芾行书,王巩小草,亦颇
有高韵,虽不逮古人,然亦必有传于世也。
【跋所书圜通偈】
轼迁岭海七年,每遇私忌,斋僧供佛,多不能如旧。今者北归,舟行豫章、
彭蠡之间,遇先妣成国太夫人程氏忌日,复以阻风滞留,斋荐尤不严,且敬写
《楞严经》中文殊师利法王所说《圜通偈》一篇,少伸追往之怀,行当过庐山,
以施山中有道者。建中靖国元年四月八日书。
【题凤翔东院王画壁】
嘉祐癸卯上元夜,来观王维摩诘笔。时夜已阑,残灯耿然,画僧踽踽欲动,
恍然久之。
【书摩诘蓝田烟雨图】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诗曰:“蓝谿白石出,玉
川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此摩诘之诗,或曰非也。好事者以补摩
诘之遗。
【跋文与可墨竹】
昔时,与可墨竹,见精缣良纸,辄愤笔挥洒,不能自已,坐客争夺持去,与
可亦不甚惜。后来见人设置笔砚,即逡巡避去。人就求索,至终岁不可得。或问
其故。与可曰:“吾乃者学道未至,意有所不适,而无所遗之,故一发于墨竹,
是病也。今吾病良已,可若何?”然以余观之,与可之病,亦未得为已也,独不
容有不发乎?余将伺其发而掩取之。彼方以为病,而吾又利其病,是吾亦病也。
熙宁庚戌七月二十一日,子瞻。
【书通叔篆】
李元直,长安人。其先出于唐让帝。学篆书数十年,覃思甚苦,晓字法,得
古意。用銛锋笔,纵手疾书,初不省度,见余所藏与可墨竹,求题其后。因戏书
此数百言。通叔其字云。
【书李将军三騣马图】
唐李将军思训作《明皇摘瓜图》。嘉陵山川,帝乘赤骠,起三騣,与诸王及
嫔御十数骑,出飞仙岭下,初见平陆,马皆若惊,而帝马见小桥作徘徊不进状,
不知三騣谓何?后见岑嘉州诗,有《卫节度赤骠歌》云:“赤髯胡雏金剪刀,
平明剪出三騣高。”乃知唐御马多剪治,而三騣其饰也。
【题赵<山幾>屏风与可竹】
与可所至,诗在口,竹在手。来京师不及岁,请郡还乡,而诗与竹皆西矣。
一日不见,使人思之。其面目严冷,可使静险躁,厚鄙薄。今相去数千里,其诗
可求,其竹可乞,其所以静、厚者不可致。此予所以见竹而叹也。
【跋蒲传正燕公山水】
画以人物为神,花、竹、禽、鱼为妙,宫室、器用为巧,山水为胜,而山水
以清雄奇富变态无穷为难。燕公之笔,军然天成,粲然日新,已离画工之度数而
得诗人之清丽也。
【跋文勋扇画】
旧闻吴道子画《西方变相》,观者如堵。道子作佛圆光,风落电转,一挥而
成。尝疑其不然。今观安国作方界,略不抒思,乃知传者之不谬。
【跋吴道子地获变相】
道子,画圣也。出新意于法度之内,寄妙理于豪放之外,盖所谓游刃余地,
运斤成风者耶?观《地获变相》,不见其造业之因,而见其受罪之状,悲哉!能
于此间一念清净,岂无脱理,但恐如路傍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耳。元丰
六年七月十日,齐安临{白木}亭借观。
【跋与可纟亏竹】
纟亏竹生于陵阳守居之北崖,盖岐竹也。其一未脱箨,为蝎所伤,其一困于
嵌岩,是以为此状也。吾亡友文与可为陵阳守,见而异之,以墨图其形。余得其
摹本以遗玉册官祁永,使刻之石,以为好事者动心骇目诡特之观,且以想见亡友
之风节,其屈而不挠者,盖如此云。
【书黄筌画雀】
黄筌画飞鸟,颈足皆展。或曰:“飞鸟缩颈则展足,缩足则展颈,无两展者。”
验之信然。乃知观物不审者,虽画师且不能,况其大者乎?君子是以务学而好问
也。
【书戴嵩画牛】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
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
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
“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跋赵云子画】
赵云子画笔略到而意已具,工者不能。然托于椎陋以戏侮来者,此柳下惠之
不恭,东方朔之玩世,滑稽之雄乎?或曰:“云子盖度世者。”蜀人谓狂云犹曰
风云耳。
【跋艾宣画】
金陵艾宣画翎毛花竹,为近岁之冠。既老,笔迹尤奇,虽不复精匀,而气格
不凡。今尚在,然眼昏不能复运笔矣。尝见此物,各为赋一首云。
【书画壁易石】
灵壁出石,然多一面。刘氏园中砌台下,有一株独巉,然反覆可观,作麋鹿
宛颈状。东坡居士欲得之,乃画临华阁壁,作丑石风竹。主人喜,乃以遗予。居
士载归阳羡。元丰八年四月六日。
【书陈怀立传神】
传神之难在于目。顾虎头云:“传神写照,都在阿堵中,其次在颧颊。”吾
尝于灯下顾见颊影,使人就壁画之,不作眉目,见者皆失笑,知其为吾也。目与
颧颊似,余无不似者,眉与鼻口,盖可增减取似也。传神与相一道,欲得其人之
天,法当于众中阴察其举止。今乃使具衣冠坐注视一物,彼敛容自持,岂复见
其天乎?凡人意思各有所在,或在眉目,或在鼻口。虎头云:“颊上加三毛,觉
精采殊胜。”则此人意思,盖在须颊间也。优孟学孙叔敖,抵掌谈笑,至使人谓
死者复生。此岂能举体皆似耶?亦得其意思所在而已。使画者悟此理,则人人可
谓顾、陆。吾尝见僧惟真画曾鲁公,初不甚似。一日,往见公,归而喜甚,曰:
“吾得之矣。”乃于眉后加三纹,隐约可见,作仰首上视,眉扬而额蹙者,遂大
似。南都人陈怀立传吾神,众以为得其全者。怀立举止如诸生,萧然有意于笔墨
之外者也。故以所闻者助发之。
【跋画苑】
君厚《画苑》,处不充箧笥,出不汗牛马,明窗净几,有坐卧之安,高堂素
壁,无舒卷之劳,而人物禽鱼之变态,山川草木之奇姿,粲然陈前,亦好事者之
一适也。元祐二年二月八日,平叔借观,子瞻书。
【跋宋汉杰画】
仆曩与宋复古游,见其画潇湘晚景,为作三诗,其略云:“迳遥趋后崦,水
会赴前溪。”复古云:“子亦善画也耶?”今其犹子汉杰,亦复有此学,假之数
年,当不减复古。元祐三年四月五日书。
【又跋汉杰画山二首(之一)】
唐人王摩诘、李思训之流,画山川峰麓,自成变态,虽萧然有出尘之姿,然
颇以云物间之。作浮云杳霭,与孤鸿落照,灭没于江天之外,举开发宗之,而唐
人之典刑尽矣。近岁惟范宽稍存古法,然微有俗气。汉杰此山,不古不今,稍出
新意,若为之为已,当作着色山也。
【又跋汉杰画山二首(之二)】
观士人画,如阅天下马,取其意气所到。乃若画工,往往只取鞭策皮毛槽枥
刍秣,无一点俊发,看数尺许便卷。汉杰真士人画也。
【跋李伯时卜居图】
定国求余为写杜子美《寄赞上人诗》,且令李伯时图其事,盖有归田意也。
余本田家,少有志丘壑,虽为搢绅,奉养犹农夫。然欲归者盖十年,勤请不已,
仅乃得郡。士大夫逢时遇合,至卿相如反掌,惟归田古今难事也。定国识之。吾
若归田,不乱鸟兽,当如陶渊明。定国若归,豪气不除,当如谢灵运也。
【跋李伯时孝经图】
观此图者,易直子谅之心,油然生矣。笔迹之妙,不减顾、陆。至第十八章,
人子之所不忍者,独寄其仿佛。非有道君子不能为,殆非顾、陆之所及。
【跋卢鸿学士草堂图】
此唐卢丞相、段文昌本,今在内侍都知刘君元方家。元祐三年七月,予馆伴
北使于都亭驿,刘以示予,为赋此篇。迨、过远来省,书令同作。
【跋南唐挑耳图】
王晋卿尝暴得耳聋,意不能堪,求方于仆。仆答之云:“君是将种,断头穴
胸,当无所惜,两耳堪作底用,割舍不得?限三日疾去,不去,割取我耳。”晋
卿洒然而悟。三日,病良已,以颂示仆云:“老坡心急频相劝,性难只得三日限。
我耳已效君不割,且喜两家都平善。”今见定国所藏《挑耳图》,云得之晋卿,
聊识此事。
【跋摘瓜图】
元稹《望云骓歌》云:“明皇当时无此马,不免骑驴来幸蜀。”信如稹言,
岂有此权奇蹀躞与嫔御摘瓜山谷间如思训之图乎?然禄山之乱,崔图在蜀,储设
甚备,骑驴当时虚语耳。
【书唐名臣像】
李卫公言唐俭辈不足惜。观其容貌,殆非所谓名下无虚士。
【书许道宁画】
泰人有屈鼎笔者,许道宁之师。善分布涧谷,间见屈曲之状,然有笔而无思
致,林木皆晻霭而已,道宁气格似过之,学不及也。
【书黄鲁直画跋后三首·远近景图】
此图燕贵之来昆仍云也。穷山野水,亦是林下人窠窟,然烈风偃草木,客子
当藏舟入浦涂攵中,强人力牵挽,欲何之耶?双井永思堂书。
舟未行而风作,固不当行,若中途遇风,不尽力牵挽以投浦岸,当何之耶?
鲁直怪舟师不善,预相风色可也,非画师之罪。绍圣二年正月十一日,惠州思无
邪斋书。
【书黄鲁直画跋后三首·北齐校书图】
往在都下,驸马都尉王晋卿时时送书画来作题品,辄贬剥令一钱不直。晋卿
以为言。庭坚曰:“书画以韵为主,足下囊中物,非不以千钱购取,所病者韵耳。”
收书画者,观予此语,三十年后当少识书画矣。元祐九年四月戊辰,永思堂书。
画有六法,赋彩拂澹,其一也,工尤难之。此画本出国手,止用墨笔,盖唐
人所谓粉本。而近岁画师,乃为赋彩,使此六君子者,皆涓然作何郎傅粉面,故
不为鲁直所取,然其实善本也。绍圣二年正月十二日,思无邪斋书。
【书黄鲁直画跋后三首·右军斫脍图】
徐彦和送此本来,云是《王右军斫脍图》。予观此榻上偃蹇者,定不解书
《兰亭序》也。右军在会稽时,桓温求侧理纸。库中有五十万,尽付之。计此风
神,必有岩壑之姿耳。永思堂书。
谢安石人物为江左第一,然其为政,殊未可逸少意,作书讥诮,殆欲痛哭。
此所谓君子爱人以德者。以纸五十万与桓温,何足道。此乃史官之陋,而鲁直亦
云尔,何哉?书生见五十万纸,足了一世,举以与人,真异事耳。本传又云:
“兰亭之会,或以比金谷,而以逸少比季伦,逸少闻之甚喜。”金谷之会,皆望
尘之友也。季伦之于逸少,如鸱鸢之于鸿鹄,尚不堪作奴,而以自比,决是晋、
宋间妄语。史官许敬宗,真人奴也,见季伦金多,以为贤于逸少。今鲁直又怪画
师不能得逸少高韵,岂不难哉!余在惠州,徐彦和寄此画,求余跋尾,书此以发
千里一笑。绍圣二年正月十二日,东坡居士书。
【跋醉道士图(并章子厚跋)】
仆素不喜酒,观正父《醉士图》,以甚畏执杯持耳翁也。子瞻书。
.仆观《醉道士图》,展卷末诸君题名,至子瞻所题,发噱绝倒。子厚书。
【再跋】
熙宁元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再过长安,会正父于母清臣家。再观《醉士图》,
见子厚所题,知其为予噱也。持耳翁余固畏之,若子厚乃求其持而不得者。他日
再见,当复一噱。时与清臣、尧夫、子由同观。子瞻书。
酒中固多味,恨知之者寡耳。若持耳翁,已太苛矣。子瞻性好山水,尚不肯
渡仙游潭,况于此而知味乎?宜其畏也。正父赴丰国时,子厚令武进,复题此,
以继子瞻之后。己酉端午后一日。
【书墨】
余蓄墨数百挺,暇日辄出品试之,终无黑者,其间不过一二可人意。以此知
世间佳物,自是难得。茶欲其白,墨欲其黑。方求黑时嫌漆白,方求白时嫌雪黑,
自是人不会事也。
【试墨】
世人言竹纸可试墨,误矣。当于不宜墨纸上。竹纸盖宜墨,若池、歙精白玉
板,乃真可试墨,若于此纸上黑,无所不黑矣。褪墨石砚上研,精白玉板上书,
凡墨皆败矣。
【书徂徕煤墨】
徂徕珠子煤,自然有龙麝气,以水调匀,以刀圭服,能已鬲气,除痰饮。专
用此一味,阿胶和之,捣数万杵,即为妙墨,不俟余法也。陈公弼在汶上作此墨,
谓之黑龙髓,后人盗用其名,非也。
【记李公择惠墨】
李公择惠此墨半丸。其印文云“张力刚”,岂墨匠姓名耶?云得之高丽使者。
其墨鲜光而净,岂减李廷珪父子乎?试复观之。劝君不好书,而自论墨拳拳如此,
乃知此病吾辈同之,可以一笑。
【记李方叔惠墨】
李方叔遗墨二十八丸,皆麝,香气袭人,云是元存道曾倅阴平,得麝数十脐,
皆尽之于墨。虽近岁贵人造墨,亦未有用尔许麝也。
【书清悟墨】
川僧清悟,遇异人传墨法,新有名。江淮间人,未甚贵之。予与王文甫各得
十丸,用海东罗文麦光纸,作此大字数纸,坚韧异常,可传五六百年,意使清悟
托此以不朽也。
【书张遇潘谷墨(寄王禹锡)】
麝香张遇墨两丸,或自内廷得之以见遗,藏之久矣。今以奉寄。制作精至,
非常墨所能仿佛,请珍之!请珍之!又大小八丸,此潘谷与一贵人造者,谷既死,
不可复得,宜宝秘也。
【书庞安时见遗廷珪墨】
吾蓄墨多矣,其间数丸,云是廷珪造。虽形色异众,然岁久墨之乱真者多,
皆疑而未决也。有人蓄此墨再世矣,不幸遇重病,医者庞安时愈之,不敢取一钱,
独求此墨,已而传遗余,求书数幅而已。安时,蕲水人,术学造妙而有贤行,大
类蜀人单骧。善疗奇疾。字安常。知古今,删录张仲景已后《伤寒论》,极精审,
其疗伤寒,盖万全者也。
【书吕行甫墨颠】
吕希彦行甫,相门子,行义有过人者,不幸短命死矣。平生藏墨,士大夫戏
之为墨颠。功甫亦与之善,出其所遗墨,作此数字。
【书李公择墨蔽】
李公择见墨辄夺,相知间抄取殆遍。近有人从梁、许来,云:“悬墨满室。”
此亦通人之一蔽也。余尝有诗云:“非人磨墨墨磨人。”此语殆可凄然云。
【书李宪臣藏墨】
余为凫绎颜先生作集引,其子复长道以李廷珪墨见遗,形制绝类此墨,以金
涂龙及铭,云:“李宪臣所蓄赐墨也。”此墨最久而黑如此,殆是真耶?
【书石昌言爱墨】
石昌言蓄廷珪墨,不许人磨。或戏之云:“子不磨墨,墨当磨子。”今昌言
墓木拱矣,而墨故无恙,可以为好事者之戒。
【书沈存中石墨】
陆士衡与士龙书云:“登铜雀台,得曹公所藏石墨数瓮,今分寄一螺。”
《大业拾遗记》:“宫人以蛾绿画眉。”亦石黑之类也。近世无复此物。沈存中
帅鄜延,以石烛烟,作墨坚重而黑,在松烟之上,曹公所藏,岂此物也耶?
【书所造油烟墨】
凡烟皆黑,何独油烟为墨则白,盖松烟取远,油烟取近,故为焰所灼而白耳。
予近取油烟,才积便扫,以为墨皆黑,殆过于松煤,但调不得法,不为佳墨,然
则非烟之罪也。
【书别造高丽墨】
余得高丽墨,碎之,杂以潘谷墨,以清悟和墨法剂之为握子,殊可用。故知
天下无弃物也,在处之如何尔。和墨惟胶当乃佳,胶当而不失清和,乃为难耳。
清悟墨胶水寒之,可切作水精脍也。
【书冯当世墨】
冯当世在西府,使潘谷作墨,铭云“枢庭东閤”,此墨是也。阮孚云:“一
生当着几緉屐。”仆云:“不知当用几丸墨。”人常惜墨不磨,终当为墨所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