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许多女性都有痛经的经历,难以忍受的腹痛腰酸,疲惫,让每一次行经都如临大敌。月经是女性卵巢排卵以及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的结果,本该是一个正常女性自然的生理变化,是什么让“来例假”变得这么可怕?
痛经的形成,除了寒湿阻滞、血瘀寒凝等气血阴阳平衡失调的基础之外,也与筋结相关,尤其与腰大肌筋结关系密切,针刺解结的方法治疗痛经效果还是很明显的。先来看周日的两个典型病例:
李女士,三十岁,是一名编辑,体型中等偏胖,2012年4月15日来到御源堂中医诊所就诊。她的痛经史追溯到大学时期,经期经常提前,30天一次,经期持续6天,前三天都会痛经,小腹、腰酸痛,冷痛,有血块,腰部及小腹极其怕凉,另常有盗汗,食欲不振,神情疲惫,按摩腰部时发现两侧腰肌很僵硬,按揉也十分酸痛,给予脊柱两侧的腰臀部与小腹快针治疗,针感十分强烈,腰部行针时,针孔流出水样液体,病人所受寒湿可见一般。
另一位周女士治疗时间相对长一些,26岁,也是痛经,腰腹部怕凉,经期腰腹酸痛伴下坠感,自述以前来例假经量极少,只有一些血丝,总不畅快。这次来复诊,正值经期的第二天,经量明显增多,并且有大量血块排除,并无腹痛,腹部下坠感也消失了,自己长久以来的疲乏感也减轻了许多。
关于腰背部肌肉筋结与痛经的关系,«经筋理论与临床疼痛诊疗学»一书中有详细的描述:
腰大肌的位置与足少阴经筋“循脊内挟膂,上至项”、足厥阴经筋“聚阴器,络诸筋”等多条经筋有关。腰大肌及筋膜极易损伤在腰椎横突尖部,尤其是在腰1、2、3、4横突。以上各点的损伤出现的结筋病灶点或病理性横络卡压了相关经脉,会出现痛经以及相关疼痛或症状。«内经•刺节真邪»:一经上实下虚而不通者,此必有横络盛加于大经,令之不通,视而泻之,此所谓解结也。”所以,解决痛经的关键就是解除因腰大肌损伤而形成的“病理性横络”。
痛经时由于子宫肌痉挛收缩,导致组织缺血引起的,多发生在有排卵月经周期中的经期此症产生主要与孕激素作用于排卵后分泌期内膜合成较多的前列腺素刺激有关。
月经的发生与卵巢关系密切,而卵巢的神经血液循环又与腰大肌的关系密切,卵巢的动脉和静脉均在腹膜后沿腰大肌表面走行,伴血管而行的是来自于腰部的交感神经链和脊神经的卵巢分支。腰大肌及其筋膜劳损,必定会影响卵巢的神经血液循环,导致卵巢分泌功能失常,引起痛经。
【弟子程延君跟师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