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力进口紧缺药品鼓掌叫好
(2018-11-08 09:31:10)
标签:
财经药品民生重器人心 |
分类: 时事评论 |
为大力进口紧缺药品鼓掌叫好
有一则消息可能许多朋友忽略了,因为与己无关。
本老头却念兹在兹。
啥消息呢?就是国家进口抗癌药了!
而且,不是简单地放开,让药商进口就是,不是,而是国家出面与外商谈判,以量换价,争取到了很优惠的价格。据说,许多种抗癌药品的价格有大幅度的降低,有的降了五成。好比原来一粒治疗肺癌的靶向药物要一千元,现在五百元就可以了。
而且,国家不在进口药物的环节上征税了,实行零关税。国家让利,老百姓又减负了。
而且,国家把17种进口抗癌药物列入了医保名单。你要是不幸罹患恶疾需要这些药,好,医保会报销一部分。
这些消息对大多数朋友来说就像叙利亚战争,或者巴以争端,看了不会往心里去。但对老年人,特别是对家有病人的朋友,可就是天大的好消息。有病没钱的朋友,原打算治治看,不行就回家算了。如今 不同,有药还有报,信心就来了。许多目前没病的朋友,也很高兴。人老了总是会生病的,而且越老患癌的几率越大。以前有许多忧虑,担心一旦患病人财两空。如今就踏实多了,有病就治,可以放心活下去。
本老头就是这样,妥妥地把心安放在胸膛里。
特别地,本老头还从中看到了长命的希望。
你看呀,癌症在国外已经不是绝症了。不需要专家介绍,看这些药物说明书就知道。比如治肺癌,可以选择手术,可以选择放疗化疗,还可以选择靶向治疗,最近还有免疫治疗。当然还可以把这些办法综合起来运用。这些技术日新月异,超出一般人的想象。肺癌的靶向治疗三代药已经上市了,四代五代正在临床试验。这种基于基因测试结果的药物,精准杀灭癌细胞,真是患者的福音。可以想见,不久的将来,基于基因技术的发展,攻克癌症不是神话。
本老头念兹在兹,是因为我家领导两年前割去了一点肺叶,病理切片反映上面有些不好的细胞。医生说没啥,早早期,割了就了,放化疗都不必要。我总是拿医生话开到我家领导。其实需要开导的不是她,而是我。她是医生,知道医生没打诳语。而我不明就里,一直惶恐着。如今看到国家进口药物,又了解国外的医学发展,心安了许多。
心安之后,本老头又有余力来想点别的。
我就想呀,大国重器,有许多,飞机呀,大炮呀,航母呀,卫星呀,还有能够在地底下掘地前行的盾构机呀,还有不知道每秒能计算多少亿次的计算器呀,都是重器,很重很重!但还有一些东西不重,甚至很轻很轻,比如这药物,却也是重器。
这些药物几克几十克,却关系到老百姓的性命。可以肯定地说,对几百万上千万绝症患者以及他们的亲人来说,在他们眼里,能够救命的药物,比啥大国重器都重要。
于是有一个疑问:为啥我们没有这些药物?完全是技术不行吗?不见得。我们啥都行,上天入海都行,遑论这小小的药丸?还是我们的着力点不在这里。这是历史造成的,甚至从几千年文化传承中都能找到根据。孔夫子说: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那是他的理想。实际是:社稷为重,君为轻,民又次之。几千年下来,莫不如此。
如今施政回归以民为本。出于对老百姓的健康关心,在国产药无能的情况下大力进口老百姓急需的救命药,实在是仁政之道。本老头鼓掌,隆重鼓掌!
只望国家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民生上,打造民生领域的国家重器,给老百姓的生活和生命更多更切实的保障。把重器建立在老百姓的心上,会使国家更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