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财经新加坡地铁人性化文明 |
分类: 人生感悟 |
一些公共提示用语背后的文化差异
公共场所,经常会在醒目的地方出现一些提示语。有的是提示人们注意文明,有的是警示人们小心危险。
本老头在异国他乡没事就喜欢东张西望,看这些提示语,以便发现一些哲学问题。
那天在狮城的地铁上,看到车门的上方有一行字,A,B,C类的,不太懂。还一行中文。这我懂,不要靠近车门。我就悄悄地问身边的领导:英文啥意思?声音很小,领导没听清,要我重复一遍。我用余光打量了一下左右,确信没人注意我们,便对着她耳朵再问一遍。领导扫一眼,很轻蔑地说,不是写了吗,别靠近车门。
这会儿我就独自琢磨。KEEP,好像是保持的意思;CLEAR,好像是距离的意思;DOOR,应该是门的意思。组合起来,保持距离与门,也就是与门保持距离。对,应该是这个意思。虽然生疏,想当年,许国璋英语我也学到第四册。
这就对了,与车门保持距离,不要靠近车门,意思是一样一样的。
意思是一样,但味道好像不一样。
本老头一路砸吧砸吧,觉得真不一样。有啥区别呢?就是一个比较客气,一个比较严厉。
“与车门保持距离”,这是提示你,很客气,好像成年人之间的交谈;“不要靠近车门”,这是警示你,很严厉,好像母亲对孩子的教训。
再放一张图片在这儿,地铁车厢的一隅。
在我们国家,可能会写上:老弱病残专座。这么写,意思很明白,不能坐,坐了就缺德。这属于负面警示。人家不这么写,而是说:显示您的爱心。这给让座的人一种高尚的感觉。这就是正面鼓励。
用英文表达,就这样客气,用中文表达,就这般严厉。这里面有啥哲学问题么?
本老头觉得这就是表达差异。这种表达差异的背后是文化差异。西方的文化,平等精神和人文关怀比较浓厚,需要老百姓遵循什么,总以提示的口吻;而我们的文化,以官为本,处处体现权威,需要老百姓做什么居高临下发布命令直截了当不容置疑。
孰优孰劣,不好说。但有一个趋势,就是我们的文化也越来越有人情味了。大家过去经常看到的一些吓人的标语,眼下就看不到了。
比如森林防火:一人放火全家坐牢;比如交通安全:汽车开得快阎王最喜爱,劝君驾车不要忙免得娇妻守空房;比如环保:焚烧秸秆时,就是坐牢日;还比如计划生育:打出来,坠出来,流出来,就是不能生出来。尤其这计划生育的,充满血腥味。这些标语,曾经都是官方的宣传,吓死人,如今没有了。
在交通安全方面,现在看到的许多标语就很有人情味。家有老小责任担双肩,路有风雨安全记心间。带十分小心上路,携一份平安回家。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予人礼让,一生平安。看看,多么令人愉快!
为啥要改掉这些吓人的文化?就是因为落后嘛!
但愿我们不断文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