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廉价的公平正在吞噬宝贵的效率

(2017-06-17 05:04:52)
标签:

财经

论文

升学

公平

效率

分类: 时事评论

廉价的公平正在吞噬宝贵的效率

本老头按这么一个文绉绉的题目,是有感而发。

大家听说了一个国际期刊一次性撤销107篇医学论文的事情么?这107篇的作者,清一色的中国人,都是我国的专家学者。可惜少了一篇,如果凑齐108,那就更壮观了,108条好汉呀!

这个名为《肿瘤生物学》的国际期刊为啥要撤销这些已经发表的论文?现在事情查清楚了,原来我们这些专家学者为了能在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论文,以便为国增光,顺便也为自己挣点名和利,大家便发扬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大无畏精神,努力改革创新。大家知道自己的学识有限,条件是没有了,于是就在创造条件上动脑筋。如何创造条件呢?他们发现该知名期刊很迷信权威同行的评议,只要有这样的同行写上几句赞美的话,推荐的话,提供肯定的审稿意见,期刊就会照登不误。至于论文的质量如何,人家就不管啦,人家相信专家权威嘛。可是,可但是,这些同行权威的评议要不到啦,咋办呢?有办法,我们的这些专家学者就委屈自己做一些低端的事情,先是以这些专家的名义申请邮箱,然后自拟几点赞美的意见,从这个邮箱里向期刊发出,这就行啦。于是,我国专家学者的论文一篇篇上了国际知名期刊,为国争了光,为己也挣了利。

估计这是一条很好的路子,许多人走过了。可惜夜路走多了,总会碰上鬼。不知这次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反正是露馅了,这107篇就这么没了。你说可惜可惜?受到撤稿的影响,我们伟大祖国的美好声誉也受到影响,你说可恨不可恨?

据说这几天科技部的领导很恼火,正在加班加点处理这事。

本老头复述这个事件,不是幸灾乐祸调侃一番以便消化积食,而是想到了另一个问题,公平的问题。

为啥我们这些有头有脸的专家学者要这么不顾廉耻地去投机这么一个期刊?皆因为我们许多学业专业上的造诣和成就要靠这样的国际期刊来证明。比如评选职称要论文,成为计划人才要论文,获取科研奖励要论文,申报项目基金更要论文,甚至有的科学技术领域要当个什么领导也要论文。总之,要想在科研上有点成就,得到承认,就得拿出响当当的论文来。这个响当当,只有一个标准,就是论文在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越是著名越是权威,就越是响当当。

为啥要选择这样的一个理论的标准来评价科研成果而不是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呢?就比如这医学,文章写得好比手术做得好更重要么?写了许多文章比救了许多性命更重要么?

这次撤稿事件发生后,许多朋友发声指责我们的评价标准出问题了,事实上是唯论文论压得许多从业人员走上了旁门左道。这样的道理很简单。要是评价标准变一下,不唯论文,而唯工作业绩,唯实际才干,这些专家学者就不会这么弄虚作假丢人现眼了。大家会一心一意埋头苦干,更为实际更为实在更为实干,也就更能出成果更有益于社会了。

为啥?为啥不唯实而要唯虚呢?

本老头知道其中的秘密,那就是公平!因为,我们这样的环境,做到公平太难了。怎样公平呢?唯工作业绩,唯实际水平?谁说了算呢?群众说了算?肯定不行,专业的事还是要专业的人来干。领导和专家说了算?也不行呀,大家会说其中有猫腻。于是,就发明了让论文说了算。这公平了吧?你说业绩呀水平呀都差不多,谁也好不到哪里去,好,用论文说话,大家在同一起跑线上了吧?没意见了吧?这就是公平!

这样的公平,我们见得太多了。

比如高考。大家知道,高考演变到今天,已经成为绞杀孩子们创造力的一种刑罚。许多有识之士主张废除高考,改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按素质录取。可是,可行么?不可行哟!君不见大学自主招生,注重综合素质。刚开始呀,问题就接踵而至,以权谋私已经渗透到里面去了。即便是大学问心无愧,但社会的评价不是这样哟,大家不相信在自主招生的旗帜下有公平。大家尽管对应试教育百般指责,还是觉得这是最后的公平,不能轻言放弃。

于是,朋友们,我们这样低端的公平,正在吞噬宝贵的效率哟!为了这点可怜的公平,科技官方就坚持用论文说话,迫使科研人员一门心思放在论文上,这样的科研还有多少意义?效率几许?为了这点可怜的公平,教育官方就坚持用分数说话,迫使老师使劲教学生死劲学大家都做分数的奴隶,这样的教育还有前途么?效率何在?

大家都明白一个道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兴旺发达,必须要有一套机制,就是奖优罚劣。我们现在这套机制不健全,很不健全,是到了深刻检讨的时候了。

说到底,还是公权力的公信力问题。公信力不够呀,老百姓不相信你的公权力能够公平地处理晋级升学等重大民生问题,非得找一个别的标准来公断。这个标准离当官的很远,大家都够不着,这就放心了。尽管这样干没有效率,对整个社会没有好处,大家是瞎忙活,但看上去公平,就行啦!

公权力的公信力问题,不是源于道德与觉悟,而是源于民主与法治,源于对公权力的有效监督。不加强对公权力的全面有效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老百姓就不相信有权人士的自由裁量权可以维护公平。公权力缺位,那晋升职称的时候就只有让论文说话,孩子升学的时候就只有让分数说话。

如今都说要敢于担当。我看有权的朋友真正要担当起来的,是打造一个符合国情又与国际接轨的笼子,把公权力关进去,从而取得老百姓信任,让它好好为人民服务。这才是惠及子孙的千秋大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