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财经规矩社保计生权威 |
分类: 财经漫谈 |
规矩的权威是如何沦落的?
最近本老头学习社保知识,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大家知道,企业要为职工交养老保险金。多少呢?职工工资总额的20%。每月都要交这个数。你给职工发100万的工资,就要准备120万,那20万就是给社保局的。
这个比例高不高?高了!据说当今世界上超过这个比例的只有很少几个国家。西方国家早就进入老年社会了。据说人家现在是三期了,我们才第一期,还是小儿科。照理西方各国应当缴交更高比例的社保金,但人家没有。美国、英国,还有德国法国的企业都没有这么高的社保负担。于是,我国的企业家就嚷嚷着要减负,要把这20%降下来,降到18%也行。
但社保局的同志们不同意。理由很多,其中一条特别实事求是,让人不好反驳。
人家说,20%是高了一点,但是,这是名义征收率呀,实际收不到这么多,根本收不到。许多企业变着花样隐瞒职工工资,减低计费的基数。结果平均下来18%都不到,有的年份只有16%。所以,说我国企业社保负担重,这只是表面现象,实际负担并不重。如果降低缴交率,比如降到18%,那执行的结果可能连16%也收不到,社保基金就难以为继了。
朋友们,人家说的有没有道理?我看是有道理的。所以,社保缴交的负担不能降,考虑到偷逃缴费的情况还会严重下去,应当进一步提高比例才是。
我们经常讲中国特色,这才是最显著的中国特色。
啥特色?就是高标准,低执行,打折之后达成预设的目标,皆大欢喜。
当然,说皆大欢喜有点强人所难,许多人是不欢喜的,因为在这样的特色之中他们是受害者。比如上述的缴交社保金问题。老实本分的老板给职工发了多少工资一分一厘都反映在账上,然后就交20%给社保,月月如此年年如此。实际上,全社会的实缴比例是18%,甚至更低,他多交了。多交的部分进入社保的大帐,用于弥补少交甚至未交的企业欠账。这就是不公平,这实际是掠夺。谁掠夺了这些企业老板?社保局!
社保局自己不作为,不去努力做到应征尽征应收尽收,又想维持社保运转下去,于是就事先预设一个折扣率,然后倒推一下确定一个较高的缴交标准,让一部分遵纪守法的企业多交。
这样不公平的事情,在我们这个社会随处可见。
本老头想到当年的计划生育。城里人一对夫妇只准生一个,不论男女。这是多么严苛的政策!为什么不能生两个呢?照理两个比较合理呀,比较有人情味呀,但不行。为啥?估计当初领导的思路是这样的:只准生一个,执行的结果就会是两个;要是允许生两个,执行的结果就会是三个甚至四个。所以,政策上决不许生两个。标准要高,要求要严。只有高标准严要求,打折之后,才能实现控制人口的目标。
后来的实践证明领导的判断完全正确。君不见在城里人只生一个的政策之下,有多少夫妇生了两个;在农村人只生两个的政策之下,有多少夫妇生了三个四个。好在有一部分老百姓守规矩不超生,这样平均一下,一对夫妇生两个到三个,人口就控制了。
可悲的是,领导是英明了,许多老百姓悲催了。那些奉公守法的朋友,老老实实只生一个。他本可以生两个的,但不允许,他的指标被别人占用了,强行占用了。谁默认的?政府!
我们的媒体天天煞有介事地说要守规矩。可是经验告诉大家,守规矩常常会吃亏,吃大亏。因为政府制定规矩的时候,就预留了很大的空间让一部分人不守规矩。这些不守规矩的人所应尽的义务由谁来完成呢?就是由守规矩的人!这就是现实!
这样的现实会怎样引导社会呢?很简单,就是不守规矩。这是很可怕的一种导向。规矩的权威就是这样沦落的。
要想改变这种状况,紧要的是政府施政不再玩虚的,言必行行必果,让守规矩的人不吃亏,让不守规矩的人吃大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