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物价为啥总在上涨?

(2015-10-21 05:05:34)
标签:

财经

物价

时间差

生产

流通

分类: 财经漫谈

物价为啥总在上涨?

本月14日国家统计局公布9CPI同比涨1.6%,低于之前普遍预计的1.8%。而八月份是2%,降幅较大。市场认为这是负面消息,之后的股市就有反应,那几天一片绿色。

这有点令人费解。物价涨幅下降不是好事么?难道要一天一个价,物价像股指一样天天上涨才高兴么?

本老头天天提篮小买,就希望市场上的东西便宜一点。猪肉昨天14块,今天要是下降一点,13就好了。你不下降?也行,不上涨可以么?你要上涨?没办法,涨少一点可以么?这无关面子,有关钞票。而钞票,是老百姓的命根哟!

但悲催的是,国家不希望市场上的东西跌价,一看到跌价,就采取断然手段要把价格抬起来。不仅不能跌价,平价都不行,多少要有点涨幅。甚至对涨幅都有要求,涨少了都不行。9月份只涨了1.6%,各有关方面就垂头丧气,好像遭遇了莫大的不幸。

为什么?本老头使劲想,发现这里面有一个道理。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消费品的价格越低越好,但站在生产者的角度,产品价格下降,绝对是噩耗。原来盈利的会变成保本,原来微利的,就会进入亏损。

有些朋友会想,不会吧,生产出来的东西其价格固然比前期下降,但生产者所采购的原材料其价格也下降呀,只要经营得好,照样会盈利。

这种说法看上去有道理,但忽略了一个时间差的问题。你采购材料在先,生产产品在后,这个时间差会叫生产者亏本。好比你买100斤猪肉加工酱肉,13元一斤,很高兴,降价啦。但当你经过七七四十九天的秘制之后,酱肉的价格也跌了,跌得很惨。多少呢?13元一斤,你哭吧!生产领域是这样,流通领域也是这样。有些做原油生意的朋友,这一波原油降价让他们输得连底裤都没了。咋回事呢?他们从中东买原油用油轮运回来,在海上九九八十一天,到国内港口时,原油的价格远低于他们的进价,他们能不惨亏么?

反过来分析,要是物价温和增长,生产者生产出来的东西价格一直在温和上升,他的盈利就会增加,他就会雇佣更多的工人加大投入扩大生产,整个社会生产就会欣欣向荣。

有鉴于物价下降不利于生产,也不利于流通,这种只对最终消费者有利的事情,有利就变得只是暂时的和局部的,从长远看就是不利了。你想呀,因为无利可图,大家都不愿意搞生产,也不愿意搞流通,消费者还高啥子兴呢?

所以,各个国家的经济管理者,只要是负责任的管理者,都会把物价控制在一个适度增长的幅度内作为一个战略目标。因为,这是有利于全社会的生产与消费的。

总而言之,物价上涨是必然的趋势,而且是古往今来全世界的趋势。有些朋友喜欢怀古,说七十年代如何,猪肉七毛钱一斤,八十年代又如何,大米一毛钱一斤,似乎回到那个年代就好了。当然,他们只是想物价回到那个年代,收入不能回去,收入要现在的收入。这样的想法不仅不现实,也不科学。

明白了这个趋势,我们对物价上涨就能抱一种包容的态度,对政府控制物价合适增长的政策抱一个理解的态度。

当然,这里的关键是合适增长。啥叫合适?首先是不能暴涨。你想呀,物价要是暴涨,像国民党撤退大陆时那样,那货币的价值功能就没了,全社会的商品与劳动没有价值尺度,经济就会崩盘。然后是物价的增长不能超过国家GDP的增长,更不能超过老百姓收入的增长。这个好理解。超过了,就表明社会财富不是在增长,而是在下降。

至于我国这些年的物价上涨的情况怎样,你手上的那点钞票在物价不断上涨的过程中价值几何,请听下回分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