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财经通胀就业税收积蓄 |
分类: 财经漫谈 |
为什么各国都在国内实行温和通胀政策?
上回发出一个疑问:为什么各国都希望自己的货币在国际上贬值?本老头找到的初浅答案是有利于出口,从而有利于生产。这回要问的是:为什么各国都在国内实行温和通胀政策?
有些朋友看到这个题目可能会说这是一个伪命题,通胀是一种经济现象,而不是一种经济政策。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的政府对外宣称实行通胀政策,总是说要保持物价与币值稳定。我国央行的宗旨有两条,一是保持物价稳定,二是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物价稳定是第一位的。
但实际情况如何呢?实际情况是各国都在悄悄滴实行通胀政策。近一百年以来物价一直在涨,世界主要货币用黄金衡量的币值一直在跌。1944年35美元可以买 一盎司黄金,如今一盎司黄金值1400美元,黄金对美元涨了40倍,也就是美元对黄金跌了4000%。
这是自然现象么?不是,这是人为的结果。
为什么各国政府都在干着同样一件事,让本国的货币贬值?不仅对外贬值,而且对内也贬值?这个问题值得探讨。
本老头孤陋寡闻,但无知无畏,愿意抛砖引玉。
第一,可以集聚国家财富。
纸币是什么?纸币是发行银行对外出具的欠条。如果是中央银行代表国家发行纸币,就是国家对人民打下的欠条。最初的纸币以黄金作担保,规定了纸币的含金量,有多少黄金发行多少纸币。要是持有纸币者一齐向纸币的发行银行兑付黄金,发行银行可以全部兑付。如果严格按照这样的规定发行钞票,就不会通胀。
通胀是啥意思呢?就是不再遵循含金量来发行钞票,也不再按照币值稳定的要求来发行钞票了,钞票的发行量多于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假设有一万元的物资和劳务,发行二千元的钞票,钞票一年之中周转五次,就正好满足市场对钞票的要求。但如果发行了五千元钞票,还是周转五次,那就有2.5万元的流通量,那就多了。货币多了物价就涨,叫通胀。
通胀的实质是对持币者的无形掠夺。本来这一百元是你卖掉一头牛换来的,可通胀之后,现在买不回一头牛只能买一只羊了。反过来说,通胀最直观的好处是可以减轻欠债人的负担。那么,最大的欠债人是谁呢?是发行钞票的银行,背后就是国家。
所以,通胀的直接效应是把老百姓积蓄的财富抽走,集中到国家手上。如何集中?就是通过税收和各种各样的收费。物价上涨之后,各种税费急剧上涨,老百姓不得不用自己的积蓄支付税费,变为国家的财富。有的朋友说我没交税呀,国家怎么集中我的财富?善良的朋友不知道,我们每时每刻都在交税,只要有购买就要交税。物价上涨了,你付出的越多,交税就越多。
第二,可以平衡国际收支。
前文说到,对外贬值可以促进出口。其实一种货币的贬值不可能只对外不对内。一种货币在短时期内存在这样的现象,内升外降或者内降外升,但都属于一种纠正。纠正过后,正常情况下外降必然导致内降,或者内降必然导致外降。这个好理解,在完全的市场经济情况下,一种货币的购买力在国际国内应当是一样的。一种货币的购买力内升外降,必然促进货物出口外资进入,使国内物价上涨;反之,一种货币的购买力内降外升,必然导致货物进口资金流出。当前我国人民币对日元就有点内降外升的嫌疑,所以大家就到日本去购物。
总之,国内温和通胀必然导致本币在国际上贬值,从而促进出口,平衡收支。
第三,可以发展生产促进投资。
温和通胀有利于发展生产,这是一个公开的秘密。当然,如果物价纹丝不动,去年是多少,今年还是多少,这个也行。但这样的情况实际上不存在,物价总是在波动。是向上波动好呢,还是向下波动好呢?应当是前者而不是后者。物价温和上涨,生产者除了生产盈利,还有一个价格盈利,生产就会火起来。如果是后者,生产者生产出来的东西天天跌价,他就可能亏损。
温和通胀还有利于促进投资。在通胀的压力下,有钱人为了他这几个银子保值增值,他就要想方设法去投资赚钱。如果没有通胀,或者通缩,币值稳定甚至还有上升,有钱人就会把钱存入银行吃利息,失去投资的动力。
第四,可以缓和社会矛盾。
咋说温和通胀可以缓和社会矛盾呢?这个要费点口舌。老百姓反对通胀,但说实话,最最反对的是那些有钱的食利阶层。家中积蓄不多的人,通胀带来的损失不大。倒是随着通胀的到来,一定会大幅度增加工资和养老金。这就等于稀释了原有的财富,对穷人是有好处的。要是你原来只有一万元,邻居有十万元,你只有人家的十分之一,差距很大。通胀之后你们都得到了十万元,你就有人家的50%,差距就小多了。当然,关键在于增加的幅度一定要超过通胀的幅度才行。不然,穷人被掠夺之后就会更困苦。
这里还要说明的是,通胀对现有财富是一种稀释,但对生产资本是一种利好。
温和通胀有这么多好处,各国政府何乐而不为呢?特别是生产发展了,投资增加了,税收问题就业问题等许多社会问题就都迎刃而解了。
当然,这里有一个前提,必须是温和通胀。要是恶性通胀,就完了。
西方国家一当通胀指数低于2%,也就是年货币贬值的幅度低于2%,就叫通缩啦,就要扩大国债发行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就要降低银行利率实行积极的信贷政策。目前欧洲就在这样干,也学美国叫量化宽松,实际上就是搞通胀政策。
我国今年3月份CPI同比上涨2.4%,还是处在上涨的位置,只是幅度不大,各方面就很紧张了。如今各项救市的措施都在酝酿之中,有的已经出台了。刚闭幕的人大会决定扩大财政赤字比例,增加国债发行额度,这就是一个信号。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物价上涨和纸币购买力的下降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政府调控的目标是物价温和上涨,既能够促进生产与投资,又让老百姓能够接受。明白了这样的大势,朋友们应当如何处理自己的那点积蓄,就不言而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