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张氏叔侄冤案政法委人命关天 |
意外之中的不意外
前天的《今日说法》终于说法了。那个眼睛忽闪忽闪的著名女记者采访了两个在监狱里蹲了十年之久的可怜的安徽老乡,曝光了一桩冤案。
所谓冤案,最直观的理解就是有权有势的朋友为了神圣的有时候也不那么神圣的目的平白无故地叫一些无权无势的朋友受点委屈,吃点苦头。这点委屈也不大,多半只是尊严的丧失;这点苦头也不大,有时候只是生命的丧失。
伟大的CCTV前天说的,正是这么一回事。
最近一段时间,《今日说法》总在说些简单的刑事案件,张家小子抢金店,李家阿婆卖孩子,都是斥责底层民众杀人越货。然后正告老百姓要加固自己的金店,看好自己的孩子。这回是说做官的也违法,有点正道。因为法这个东西,初衷就是管官的。
话说十年前安微有对张姓叔侄开辆大卡车跑运输,有一天受人所托捎带一个十七岁的花季少女去杭州。那年月,美丽的少女是危险品,当然至今依然。可这两个乡下老表不懂其中的厉害,深夜里经过杭州时女孩要下车,声称再打的前往目的地,他们就让这危险品下车了,独自消失在夜色之中。谁知第二天早上女孩赤裸裸死在了杭州城里的一个水沟里,被人掐死了。杭州的警察一查,这叔侄俩是最后接触女孩的人,而且是男人,于是就合理假设这两个衣冠禽兽性侵了女孩并且杀了人灭了口。
这个假设无可置疑,以后的所有侦查都是为了证实这个假设。凡是符合这个假设的证据,就保留,凡是不符合这个假设的一切疑点,都予以忽略。包括这个死者的八个手指缝里都有别人的DNA,经验证与叔侄俩无关,因为与叔侄俩无关,也便与案件无关,办案人员果断地排除,以免干扰办案方向。杭州警察办案,于是就变成了自编自导的一曲戏剧。不同的是,这个戏剧真要人命。
为了在证据上实现突破,办案人员发扬特事特办之精神,先把叔侄俩带至局机关,而不是有监控装置的看守所。办案人员抓住这个机遇对他们进行了亲密的行之有效的思想工作。至于如何亲密,叔侄俩十年后回忆起来还是不寒而栗。在如此亲密的劝导之下,他们觉悟了,认罪了,并把犯罪经过描绘得像电影电视一样栩栩如生。最后在办案人员的引导之下,到了犯罪现场,经过三次指认,终于指到了正确的位置,于是就拍摄下来,作为铁证之一。
好了,证据链一环扣一环,无懈可击,更主要的是嫌疑人有口供,供认不讳,可以移交检察院了。检察院的同志大概坚信公安同志的水平,再加上可能应酬也多一些,实在无暇细看,就向法院提起公诉。法院的同志还是很重视的,问了这叔侄俩一句:你们服不服?叔侄俩一听,啊,他们不是一伙的,莫非还有救?于是大喊一声:青天大老爷,冤枉呀!谁知公安同志未雨绸缪,早就留了一手。喊冤的话音未落,就出示一个叫袁连芳的服刑人员的证词。这个服刑人员言之凿凿,说他在拘留所亲耳听到这个侄子说,他杀了这个女孩。现在还有啥说的,一审法官的锤子一敲,一个死刑,一个无期徒刑。后来省高院二审不知怎么改判为一个死缓,一个15年。
故事还没说完,朋友们坚持一会。
就在叔侄俩被重判的时候,杭州又出了另一起命案。一个浙大的女学生被一个出租车司机杀了。叔侄俩从电视上看到这个新闻,立即反映真凶可能就是这个出租车司机。这样的申诉,当然石沉大海,但这个命案为他们日后沉冤昭雪埋下了伏笔。
十年之后,这叔侄俩是如何重见天日呢?
说来也巧,他们遇上了一个好人,一个有良知的检察官。浙江的罪犯被押解到新疆去服刑,这叔侄俩的命运因此有了转机。新疆石河子有个叫张飚的检察官,快要退休了,看到这对叔侄的申诉信,觉得不能熟视无睹。他注意到了那个叫袁连芳的人。因为2008年曝光一个案例,有个叫马廷新的坐了五年冤枉牢,冤狱澄清后揭露说,一个叫袁连芳的在看守所用暴力手段逼迫他写认罪供述词。又是一个袁连芳!张检察官意识到其中必有蹊跷,怀疑杭州警方违法利用这个袁连芳做狱侦耳目。而这个袁连芳,显然是个恶棍兼垃圾。于是他一再商请浙江方面调查袁连芳,同时商请浙江方面启动再审程序。浙江方面为了面子,一直不予理睬。
直到2011年底11月底,浙江方面大概觉得纸张太薄,火快包不住了,指令杭州有关部门开始复查。其实复查很简单,他们把这个女孩手指缝里的DNA与浙江的DNA库比对一下,结果就发现与杀害浙大女孩的出租车司机高度吻合。毋庸置疑,这个畜生,也杀了这个17岁女孩,张氏叔侄被冤枉了。
接下来的故事本来很简单,却因为冗长的程序,可能还有其他的原因,这对叔侄在监狱继续呆着。也许是有关方面考虑要让这叔侄俩蹲满十年以便计算国家赔偿,直到今年的三月,浙江高院才改判无罪。
故事讲完了,有点长。不过人家十年牢狱的苦难与辛酸,罄竹难书。
叔侄俩这一趟车跑了十年。十年之后回到家中,物非人也非,欲哭无泪!
讲着讲着,在下像张氏叔侄一样不寒而栗。不要以为这是别人的不幸,谁知道哪一天这样的不幸会从天而降,光临我们自己的家庭,自己的人生呢?
为着我们自身的安全,为着我们子孙的安全,在下建议大家都来关注这个案件,都来讨论这个案件。
第一,杭州的警察何以如此丧尽天良?如果说一开始是判断失误的话,后来的侦查行为就完全是栽赃了。为什么不按规定审讯?为什么审讯的录像很不完整?为什么操控指认现场?为什么忽略DNA这一关键证据?为什么要安排这么一个叫袁连芳的狱侦耳目对张氏叔侄进行恐吓威胁,并提供伪证进行陷害?所有这一切,足见这些警察由偏见发展到傲慢,由自私发展到到邪恶。何以至此?只有从根上去找原因。这个根就是权力来源于上面,他们只要对上负责。在他们的眼里,个人名利重要,完成任务重要,老百姓的身家性命不值一根葱也。
第二,定人死罪要经过公检法多个部门的审核,对这个漏洞百出的冤案这些部门何以一路绿灯?为了减少冤案国家设定了许多救助制度,这些救命的制度为什么一概失灵?如前所述,办案的警察丧尽天良,但还有上级呀,人命关天的案子不可能就由经办警察说了算,一定会经过公安部门的研究定案,这些处长局长什么的干什么去了呢?公安部门都是混蛋,检察院呢?应该拒绝逮捕发回补充调查呀?检察院的人也都喝醉了,那法院呢?判决要以事实为依据呀,面对这样疑点重重的公诉,面对律师有理有力的辩护,应该宣判无罪呀?二审定案之后,这对叔侄俩及其家人多年申诉,杭州的高院连人家申诉的登记都没有,这是为什么呢?所有这些手执公器的人,不知出于什么样的心态,对着这两条明显冤屈的人命没有半点悲悯之心。他们考虑什么?是关系维护?是利益交换?还是要与什么组织保持一致?不管考虑了什么,就是没有考虑法院进门墙上的天平标志。执法者的心中没有天平,因为还有比天平更重要的东西,他们要维护。
第三,这些执法者到底在考虑什么?博友江南游子给我们提供了答案:当地政法委的决定是幽灵。可以肯定的是,当年一个花季少女被人杀死在大街上,民情鼎沸,政法委为了平息民怨,一定会限令破案。政法委一出面,案件就不是案件了,而是政治了。问题一旦上升到政治的高度,就非常玄妙了,就不能用常识来判断,也不能用常规来处理了。在这样的态势下,办案人员邀功心切,预设立场再寻找证据就顺理成章了。一旦有人找到了犯罪嫌疑人,领导就很高兴了,就会指示从重从快。在这样的态势下,公检法几个部门一路绿灯也就可以理解了。也是在这样的态势之下,谁还会去关心一个平民百姓的申诉呢?至于定罪准不准,当事人冤不冤,已经不是很重要了。即便错了,也要将错进行到底。因为,政治高于一切,两条人命又算什么呢?
经常见到一句口号,曰:加强党的领导与加强法治建设有机统一。在下愚昧,总弄不明白二者如何有机统一。在执法领域加强前者的结果,往往是政法委定调,使公检法的独立侦查独立检察独立审判成为笑话,冤假错案往往也由此产生。
问到这里,我们知道,特色的政法制度是造成冤案的根源,而在这个根源的背后,则是执政理念出了偏差。各级各类官员的心里只有所谓的大局,只有自己的利益,已经没有老百姓了。
执政理念出了问题,这是当前官场恶疾比如浮夸、失信、官僚、腐败等一切问题的最终根源。执政者心里没有老百姓,前途只有两条,要么被老百姓用选票选下台,要么被老百姓用暴力赶下台,危险呵!
重建老百姓在各级各类官员心中的丰碑,要靠民主,也要靠法治。所以一党领导之下,如何民主,又如何法治,真的要好好摸石头呵,这可关系到自己的生死存亡!
十年前,杭州警方意外地大脑发热,把张氏叔侄关进了班房。
意外么?不意外!
十年之后,一个远在新疆的检察官张飚历经多年奔走,意外地为张氏叔侄伸了冤,平了反。
意外么?真意外!
意外不意外之间,留给我们太多的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