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期望文明照耀我们的餐桌

(2013-03-07 08:24:22)
标签:

餐桌文明

人情世故

分类: 财经漫谈

期望文明照耀我们的餐桌

有个博友,脑门子铮亮,在俺的印象中他是一个梁山英雄般的汉子。近日读他的博文,得知他竟然有洁癖。他说在宴席上他最看不得人家拿筷子把菜盘子翻个底朝天。为了免受污染,每每一瞅菜上来,他就赶紧夹两筷子搁在自家的盘子里,然后喝酒,再不看菜盘。

俺不由叹曰,知音呐!

俺小时候穷,没有讲卫生的意识。割猪草的时候饿了,就到地里翻出一个红薯来,洗都不用洗,拿衣角裹着在里面转一下,就啃。邻里做好事去吃酒席,个矮坐着不行,就站在凳子上,什么好吃夹什么,和着自己的鼻涕还有别人的唾沫一起往嘴里送。记得有一回和下村的几个老人一桌,吃着吃着有人吐了,就吐在桌上,大家把这老人抬到一边去,接着照样进食。

后来当兵了,慢慢就讲究起来。我们是坦克兵,伙食很好,也讲究,都是分餐制。在部队十几年,无论在连队还是在机关,没有大伙围着一张桌子吃饭的经历。自己的菜自己吃,别人不会插一双筷子进来,已经是习惯了。

在部队的环境,并没有明白自己有了什么变化,后来回家探亲,才发觉不同了。那天和父亲一起去邻村喝喜酒,遭了罪。农村的宴席,摆得屋里屋外到处都是。一个房间摆了四桌,十分拥挤,加上刚刚放过鞭炮,烟雾缭绕,令人窒息。我们这一桌都是老人。有个老头大概饿得慌,狼吞虎咽。本来吃得急也没什么,问题是他一边吞咽一边还要倒吸他那长长的鼻涕,让俺胃痛。父亲看我不动筷子,问咋啦,我就说胃痛。这一餐粒米未进。后来父亲知道了,还笑俺书呆子。

在餐桌上要这样讲究,有时候很尴尬。上世纪末,我父母年近八旬,多种疾病缠身,生活无法自理了。我就做了一个安排,母亲与我们一起生活,父亲由姐姐一家照顾。母亲一辈子在农村,认为一家人吃饭当然在一个锅里一个碗里,想都没想过要分餐。俺虽然也有讲究,但对自己的母亲,自当例外。但妻子女儿面对患有哮喘病的母亲,就皱眉了,她们没在一起生活过,没有血浓于水的情感。好在俺比较聪明,告诉母亲说,您的身体抵抗力差,不能和我们共一个菜碗吃饭,以防病菌感染了您。其实这也是实情。于是,每餐为她单列几个菜碗。为了表示所言真实,不是嫌弃她,母亲吃不完的,俺必定吃完。母亲看到儿子把她吃剩的当宝贝一样全吃了,就什么疑虑也没有了。

其实,除非家人患有特别的疾病,一家人真的不该分餐。真要分了,感情也就分了。所以,分餐的尴尬一般不会发生在家庭的餐桌上,最常见的是在社交应酬上。

俺是一个细心的人,工作中每每请客,总要先做些功课,嘱有关人员打听一下主客有些什么特别的爱好。特别是请一些重量级的客人,必定要了解贵客在意不在意圆桌制。有的领导官阶虽高,但入乡随俗,没什么讲究,倒是喜欢和大家一起胡吃海喝。但有些领导有讲究。如果喜欢分餐,则必定一人一份,清清爽爽。

可能是身处底层的缘故,俺看到的习俗,分餐制的还是少,请客吃饭多半还是一张大圆桌,大家论资排辈排排坐。酒是各人的酒,饭是各人的饭,菜就是大家的菜了。主人几句客气话说过之后,就见桌面上十几双筷子齐飞,令人眼花缭乱。更有些朋友天生异禀,喜欢用筷子在菜盘子里探究,把最底下的宝贝翻到表面上来,然后点着教大家享用。

像我等有洁癖之人如何应对这样的场面呢?俺和脑门子铮亮的朋友一样,无论吃请还是请吃,只要客气话说过了,就不再客气,见到新菜上来,特别是有汤汁的菜端上来,立马夹一筷子甚至两筷子放在自己的小碟里,然后看着大家筷子飞舞,只作壁上观,再不参与。如果做东,就慌称自己胃不好,不能多食,只一味地劝客。真饿了想吃点什么,就去拜访那些干货,或者喝点配有公用汤勺的冷汤。

俺观察,有这种洁癖的朋友越来越多。但奇怪的是,从没见谁在桌面上发表宣言说,你们这样吃不卫生哩。想想看,大家的筷子从各自的嘴里抽出来,带着唾液,带着余渣,又齐刷刷往一个碗里伸,不是互吃口水么?啧啧啧,多恶心呐!这是一个事实,但没人这么说,想想很有趣。

我们的电视天天播舌尖上的中国,让人觉得一个国家在人们的舌尖上,正被大家啃着,满玄乎的。至于舌尖上除了美味,是不是还有一些别的,也没人追究。

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陋习,对此大家心知肚明。但因为是习惯,而且习惯里面还牵涉着情义,牵涉着面子,就没人去正视它,更没人去挑战它。有个博友说她丈夫的爷爷去世了,他的丈夫作为长孙守灵三天三夜,来人就跪,膝盖都烂了,人都快不行了,一家人心痛,但没有胆量拒绝这种可笑的非人折磨。有个博友说,他去冬以来随礼花去的钞票已经超出他一家全年的伙食支出了。同事结个婚要随礼,同乡换个房要随礼,同学生个孩子也要随礼,就连早年的邻居,人都不大认得了,那天在街上碰到,忽地从口袋里掏出一请柬来,问清名和姓,现场签发,邀请喝他孙子的满月酒。他真是随怕了,但一见有人送请柬来,还笑呵呵,表示满心欢喜。

我们就这样胆怯着,丑陋着,并虚伪着!

不过话说回来,尽管遮遮掩掩,有点洁癖还是好呵!洁身自爱的人多了,形成主流,成为大势,文明就会照亮我们的餐桌,照亮我们这个社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