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爆竹响彻了天空硝烟慰籍了心灵

(2013-02-25 09:57:07)
标签:

爆竹

敬神

安全感

爆竹响彻了天空硝烟慰籍了心灵

过年放爆竹,那个热闹,那份喜庆,真是无可替代。

除夕之夜,通宵的啪啪声此起彼伏,一夜无眠。大年初一开财门,家家门前一堆红色的纸屑,一股淡淡的硝烟,给前来拜年的朋友们一份浓浓的年味。

今天十六了,年过完了,元宵节也是昨晚的事。俺坐在窗前码字,远处偶尔还传来单个的爆竹声。指定是小孩子捡拾的余响放在口袋里,这会儿和小伙伴一起玩耍,点着了往有水的地方扔哩。虽是零零落落,却是令人怀念这渐行渐远的喧嚣与躁动,还有一家人围着炭火唠家常的那份亲情。

爆竹声远去了,一切又归于平静。

这两天俺一面咀嚼着残存的瓜子花生,一面咀嚼着新闻媒体对烟花爆竹的声讨,觉得是应该在爆竹声声过去之后,反思一下这声声爆竹了。

据说过年放爆竹,自古如此。不是有诗爆竹声中一岁除么?但可以肯定的是,古时候人家放爆竹,绝对不会这样子堆成一座小山然后摆满一个场地惊天动地像打仗一样地干。记得我们小时候,也就是几十年前的事情,还只是一串串地放。有钱人家办喜事,也只是把鞭炮挂在一根长杆子上,叫年轻力壮的小伙子点着了扛到远处去张扬。不会像现在这样成捆地买回来,成片地点起来,欢声雷动,经久不息,吓得猫呀狗呀都四下逃窜,小孩子更是被大人紧紧地搂在怀里,背过脸去,如临大敌,仿佛一松手就有生命危险。

这都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缘故呵!

我们的新闻经常用烟花爆竹的辉煌来隐喻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成就。真的没有说错!在烟花爆竹的制作上,我们可能真的走在世界的前列。烟花怎么就有那样美丽的图案,在天空挥洒开来,不是天女,胜似天女呵!鞭炮怎么就有那样的响声,在大地炸响开来,惊天地呵泣鬼神呵!据说,世界上70%的烟花爆竹,来源于中国制造!

然而,惊天动地的响声过后,天空留下一片硝烟,地上留下一片狼藉。有报道说,除夕夜间京津地区空气高度污染,胜过前几日的雾霾。大年初一出门拜年,京城的人们不得不高度戒备,把口鼻全部密封起来。

寻思起来,这种习俗真是有些荒唐。不就是一点耀眼的光彩么?不就是一点震耳的响声么?为了这点光彩与响声,耗费了多少物力财力,造成了多大污染,更不要说每年炸断了多少胳膊,炸瞎了多少眼睛?我们国人沉浸在这片火光与响声之中,自得其乐,许多国外的朋友看了,一定会大摇其头。就如我们看到非洲的陋习,说妻子死了丈夫,当地村民定要请一名陌生男子来陪这名寡妇睡上一晚,以驱除恶魔,觉得荒唐可笑一样。

其实细究一下,我们的大放烟花爆竹,有热闹的因素,有炫耀的因素,但骨子里也有“驱除恶魔”的考虑。许多人并不欣赏这种噪音,更不喜欢这种污染,但觉得既然大家都这么干,可能有某种道理在其中,还是随俗一点好。对鬼神这东西,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礼多人不怪,礼多鬼神也不会怪。于是,为着规避莫名的风险,保一份切实的平安,就自觉自愿地加入到燃放的队伍当中。

有人倡议说,应当限制以至禁绝烟花爆竹。俺认定短时期内难以做到。因为这不只是习俗问题,这个习俗的背后有一种不安全的社会心理因素。在老百姓眼里,敬神与敬官一样,敬了有什么好处,说不定,但不敬有坏处,就怕是确定的。为了平安,还是敬了好。

在我们这个社会没有建成这样的大环境,可以消除老百姓的不安全感之前,在我们的老百姓没有形成这种意识与能力,自认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之前,燃放烟花爆竹就像所有敬神敬鬼的习俗一样,是老百姓的一种心理需求,要禁是禁不了的。

正如袁敏杰博友说的,只怕来年,朋友们要带上口罩放爆竹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