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兰考财政转移支付规范 |
分类: 财经漫谈 |
应当赶紧规范吃饭财政
都说我们的财政是吃饭财政,意思是税收都给公职人员吃掉了,没有余钱来救济穷苦大众,发展社会事业。县里的领导这么说,市里的领导这么说,有些省里的领导也是这么说。实情不实情不论,单是那轻飘飘的口气,就让人难过。财政只够供养公职人员,实在不是体面地事,应当有些羞愧。如果财政供养的人太多了,而且大家又吃得太好了,领导不仅应当羞愧,还应当反思,应当检讨。
其实,大家不顾脸面抹黑自己,是有另一种考虑。
财政分灶吃饭改革以来,中央集中了太多的财力,许多经济欠发达的地方捉襟见肘。为了解决这个矛盾,于是就来一个财政转移支付,由中央向欠发达地区拨付资金。其实质是利用税收的杠杆把经济发达地区的资金收上来,转移给贫困地区,劫富济贫。
这无疑是正常的国家行为。但由于牵涉的是钱,大笔的银子,于是许多离奇的现象就出现了。曾经看到过一条横幅:热烈庆祝我县保持贫困县的称号!看似荒唐,其实是实话实说。在下一个朋友当县委书记多年,离开的时候对县里的干部说,俺也没什么政绩,就是使我县戴上了贫困县的帽子。大家鼓掌,掌声经久不息。为什么呢?他说,挣到这顶帽子,每年有几千万的转移支付,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呵,谁不高兴?
所以,如今大家喜欢把吃饭财政挂在嘴上,其实就是装穷,以便从上面要到更多的财政转移支付,也就是更多的救济。
现在的问题是,这么大笔的资金转移支付,依照什么样的标准来确定支付对象和支付金额,支付完了之后还有没有检查监督,发现违规违法有没有严厉处罚?财政部有许多文件,第一个问题似乎规范了,第二个问题和第三个问题因为信息不透明,就只有天晓得。
为什么问这样的问题?是因为火烧残疾孤儿之后,人们在兰考发现了更深层次的一些问题。
兰考很穷,76万人口,2010年财政收入只有29166万元,人均不到500。该县当年一般公共服务支出(也就是财政供养人员的工资)33019万元,财政收入还不够吃饭。据此推断说该县没有能力建孤儿院抚养那些残疾孤儿,似乎可以理解。但一看总的财政支出就不一样了。该县2010年支出140555万元。就是说,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了11个亿给兰考,该县一年花了14个亿!14个亿里拿不出一点钱来建孤儿院,来收养残疾儿童,让这些可怜的孩子有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说不过去吧?
就在采访期间,记者发现兰考县财政局花2000万建办公楼。该县新修的行政事务大楼“阳光大厦”,这里宽敞明亮,甚至顶楼一层的房间未被利用,一位最高不过科级的领导办公室,就有30多平米。在这座楼的旁边,是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的在建新楼,高14层,建筑面积18380平米。这也是该县2011年确定的“80项重点工作之一”。这座大楼的标志牌上,赫然写着造价5000万。在它旁边,还有至少4家大楼在建或刚入驻,大部分气势恢宏,都是机关办公楼。
可见,兰考在兴建楼堂馆所方面在政府消费方面并不穷,穷的是社会福利,是那些急需救济的孩子。
摆出这些事实来,当然要拷问兰考的领导。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系在哪里?用在哪里?又谋在哪里?但更要问问上级的领导和财政部门,给兰考这么多钱,他们用到哪里去可以不闻不问么?
兰考的问题只是一个缩影。这样的情形在全国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经济欠发达地区热衷于跑部进京搞钱,搞到钱以后又不恤民情不顾民生,大兴土木肆意挥霍,上级熟视无睹无人监管,这会造成危机呵!
法治国家对那些申请破产的企业和个人有一个消费限制,说你申请破产可以,破产之后债务可以一笔勾销,但在一定的期限之内你不得高消费,不准进酒店,不准坐飞机,当然更不准泡妞。
建议国家根据这个精神,出台一些限制措施,规范那些大额享用国家财政转移支付地区政府的消费行为,特别对财政供养人员的编制和供养标准要有限制,对政府兴建楼堂馆所要有限制,对民生项目的投入要有硬性规定。如果发现违反禁令,便取消对这个政府的支付,对治下民生项目和老百姓的资助改由上级直接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