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卖炭

(2012-10-15 06:05:24)
标签:

楷体

城里人

木炭

凉亭

天方夜谭

分类: 人生感悟

卖炭

卖炭,也是个辛苦活。

四周的乡亲家家烧木炭,不需要买。有些老弱病残的没能力自制,也就没能力购买。所以,就近没有销路,只有挑到集市上去。而我们村离最近的集市,也有二十里。

赶集的时候,还是每个人分任务,一人一担,轻重不等。只是一点与上山不同,每个人都换上一件干净的看上去还像样的外衣。

记得那年代一路上有凉亭,好像每隔五里就有一个,供行人歇脚。在艰难的路上我总是想着,再坚持一下,前面就是凉亭了。而凉亭的附近,或是山脚下,或是稻田旁,总有水喝。快到凉亭的时候,我们总是加快步伐,仿佛现代运动中的冲刺。放下担子,就奔泉水。捧一掬泉水吸进嘴里,多清冽多甘甜呐!那感觉,后来几十年悠闲岁月,喝什么高级饮料也比不上。

在进入集市前,父亲叫我们停下,在街口等着,他一个人空手进去打探行情,也就是假装购买者问问今天的炭价。他做惯了小生意,知道这些窍门。一会儿父亲回来了,带领我们挤入集市,找个地方一字摆开,就吆喝着开卖了。

其实到了这个时候,我们这些孩子是很轻松的,交易都是父亲去完成,我们只是负责算一下数,收一下钱。

但有一次折腾了我,使我至今对这条街上的一些老居民,抱有成见。尽管后来,我的同学我的初恋,也是我孩子的娘,她一家也搬到这一条街上来了,这条街成了我的第二故乡。

事情的起因是个妇人要买碳。她左瞧瞧,右瞧瞧,看中了我挑的这一担。价格也同意了,父亲说行,称吧,就是用我家带来的秤称重量。这位妇人按住我父亲的手,说我家有秤,到家再称。不知怎么,父亲同意了,叫我挑上木炭,跟这位妇人走。我挑着重担,在人群中七撞八撞,又在小巷子里七拐八拐,头都晕了。好不容易进入一个深宅。里面黑咕隆咚,我放下担子,好半晌才看清屋内的情形。原来一角还有个老妇人,蜷缩在一把藤椅上,发出猫叫一般的声音,真有些令人毛骨悚然。一会儿领我进屋的女人出来了,拿了一把秤。但她不急着称重,而是一根一根把木炭从竹篓里抽出来,敲去一切她认为不是木炭的东西,摆在一边,只称她认为可以称的那一部分。看着她这样敲来敲去,我都几乎要哭了。最后称量的结果,本来五十来斤的担子,不到四十斤。记得好像是五分钱一斤,她就这样给了我一块几毛钱。剩下的所谓马脚,她问,你还要吗?没等我回答,就一把归到她的木炭堆里去了。

我极为痛苦地离开了这个深院老宅。那天父亲没说什么,只是叹了一口气,我这个14岁的少年却受到很大伤害。我觉得城里人不地道,欺负人。这种感觉持续多年,直到自己也成为了城里人,还是觉得城里人不地道。特别是小地方的城里人,在乡亲们面前有一种好没来由的优越感,让人难过,也让人痛恨。

我们这一代农村出来的孩子,青春是苦难的,卑微的。不过如今年过半百回忆起来,又是那样宝贵,那样刻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我们这些人的故事,下一代看来几近天方夜谭,然而对我们来说,仿佛就是昨天的事。我们珍惜着,珍藏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出炭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