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烧炭

(2012-10-08 13:29:11)
标签:

莲花

楷体

寒露

窑门

木柴

分类: 人生感悟

烧炭

今日寒露。城里人不知农时,寒露不寒露没感觉,俺却想起小时候的一些事。

寒露过后,晚稻收割了,油茶也摘完了,有一段农闲的时节,乡亲们就上山烧木炭。

那年月生活好点的人家冬天取暖,就用这个。因此,烧木炭卖钱,就像现在的人们农闲外出打工一样,是个好营生。

干这种活,要有点力气,还要有点技术。我父亲聪明,又能吃苦,乡亲们会做的事他多半都会。

七十年代初我读初中了,虽然离家近,也住校,周六要回家背米,周日就跟随父亲上山。

清晨很有些凉意,母亲找了件长袖的衣服让我穿上,然后挑着昨晚准备好的一竹筒稻米和一些干萝卜之类的咸菜,在担子上挂上一个铝锅,跟在父亲的身后。

我们的村庄在一座大山的脚下,山的那一面,就是邻县莲花了。晴好的天气到屋后抬头一望,就可以看到山顶。半山腰有一块巨大的石头,仿佛就在跟前。但走起来,却是很遥远。

我们总在天麻麻亮能够辨清道路时出门,到达山半腰时,太阳就升起来了。一路上父子俩没有言语,路边荆棘被我们的步伐不断分开着,发出嚯嚯的声响。山区的露水重,很快,裤脚和鞋子就全打湿了。

父亲带我来到一个山溪边,说这里正好。他用砍刀很快清出一块场地,叫我把挑子摆在这儿,用树枝盖上。然后分工,我挖窑,他砍柴。挖窑,就是在他划定的平地上用撅头挖一个深 一米直径两米左右的圆坑。山凹里的土壤蓬松,这活比较简单而轻松。当然,我还有一项任务,就是做饭。挖了大坑之后,再挖一个小坑,置锅煮饭。后来当兵练习野炊,我就笑了,说我从小就野炊。许多战士挖个坑就点火,然后趴在地上用嘴吹,弄得眼泪鼻滴一大把,火还是烧不旺。我给他们在锅坑的后面开个小洞,就解决啦。

等到我做好饭,父亲也完成了砍柴的任务。这砍柴火也有讲究,不能是泡木,必须是硬木,而且粗细要适中,长短要不一。

折腾了一上午,肚子真是饿了。但我看出父亲没有要吃饭的意思,也便不言。我家兄弟姐妹多,大家从小就像狼崽子一样学着自己生存,不会撒娇。这会儿父亲要做一件最技术的活儿,就是吊窑。前面说到取材要长短不一,这会儿就用得着了。最长的放中心,然后依次往四周竖立,直到坑边,就是一米左右的了,与坑沿齐平。窑坑的前部有一缺口,当做窑门,内留一小空间,供烧火用,窑的后部置有两个烟囱,以便空气对流。好了,这叫装窑。下一步是用半湿的泥巴糊在这些劈柴的顶部,全封起来,成一个类似清真寺的圆顶。泥巴要够厚,太薄了会在燃烧的过程中发生塌顶事故,很麻烦。接着就是往窑口塞干柴,点火燃烧。

到这会儿,父亲认为可以歇歇,就到溪边洗洗手,在身上擦擦,吃饭了。记得吃得最多的菜是腌制的胡萝卜,金黄金黄的,那可口的清香和迷人的咸味,至今不忘。后来也叫爱人买过几次腌胡萝卜,可再也找不回这种感觉了。

我们的活儿还没干完。父亲交代我不断往窑门塞柴火,保持旺火,他则到附近去找干柴,准备捎着回家。总要一个小时之后,里面的木材燃烧起来了,父亲才会自己来守着。他不时地趴在地上,通过窑口往里张望,观察木柴的燃烧程度,找准封窑的时机。所谓封窑,就是把窑门和烟囱全部用泥巴封死,不让有一丝青烟冒出。这一步很关键,动手早了,木柴没烧尽,没有完全碳化,烧起来烟雾缭绕,卖不了好价;动手晚了,已经碳化的木柴变成了灰烬,也就白忙活了。

太阳下山时分,父亲再一次检查炭窑周围的情况,用脚踩灭所有的火星,确信没有任何的火灾隐患,然后招呼我挑一担柴火上路回家。而那座炭窑,自然留在那儿,让它在全封闭的状态下,慢慢熄火,慢慢冷却,慢慢碳化。

就如早上出门一样,父子俩又是一前一后,默默走着。只是早上我们空手,晚上重担在肩。还有,早上我在后,晚上我在前。父亲说,天黑了,山上有野兽,你走前面。

四十年前的事了。今日记下这些,只为纪念我的父亲,也纪念我的青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