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明时节哭母亲

(2012-04-03 09:50:14)
分类: 人生感悟

清明时节哭母亲

母亲您去世九年了。坟上的草木枯了又荣,荣了又枯,连贴在墓碑正上方的瓷板照片也早已褪去了光泽,在风雨的侵蚀下渐渐暗淡下去。

然而每回来扫墓,您的儿子都会泪水涟涟,仿佛您还在对我笑。

母亲,您一生苦难。三岁的时候便没了娘,被外公送给一个同样穷苦的人家做童养媳。小时候您没吃过一餐饱饭,家婆定的规矩是只许吃一碗,不让再添饭。为了能多吃两口,您悄悄准备了一个大一点的碗,每次洗碗时都把这个大点的碗放在碗柜靠里的位置,虽然总是最后一个端,总还能拿到它。您小时候没穿过鞋子,冬天脚冷了,遇到新鲜的牛粪就赶紧把脚掌插到里面去。后来,您当笑话告诉我们说,真是暖和呀!小时候您的最大愿望是回家。外公有时候也去看您,摸着您的头答应下次带您回去,但总是遥遥无期。就在这样的苦难和期盼中,您长大了。二十二岁那年,婆家太穷了,没能力替你们办婚事,您也看不上这个矮小萎缩的男人,就跑出来自己作主嫁给了我父亲。从此,您支撑起这个连张饭桌都没有的家,吃尽了一个乡下女人所有的苦难。

六十年代大饥荒的年月,我有四五岁了,记忆很清晰。家里有一些罐子,里面装满了晒干的饭粒。我们一家靠这些饭粒煮野菜支撑了很长一段时间。母亲您似乎有先见之明,在吃食堂时就预料到有一天没饭吃,每天把大家吃剩丢弃的米饭小心翼翼收回家中,洗净晒干,像宝贝一样储藏起来。一年之后,食堂果然解散,没饭吃了。您很高兴地每天在这些罐子里抓几把饭粒,和着番薯叶煮给我们吃。后来饭粒吃完了,就带着姐姐们上山挖橛根,摘野栗子。把橛根洗净晒干,捣碎了底下就会出现一层粉剂。收集这些粉剂,用水调和再放点盐,可以烙成好吃的饼。野栗子也含有能食用的淀粉,磨碎了经过沉淀加工,可以做出豆腐一样的东西,褐色的,只是有些苦涩,难以下咽。这些山上的东西养活了我们七个兄弟姐妹。那年月,母亲您成天在外觅食,只要能吃的就带回家。我们吃过各种各样的野菜野果,各种各样的树皮根茎,还吃过花生芝麻榨油之后留下的枯饼,觉得香脆美味。

如今人们说到那年月都有不堪回首之感,我没有。因为我们没有恐惧。我们的母亲像一只母狼,每天都会带食物回来,我们不愁填不饱肚子。更主要的,我们的母亲从不悲观。大概从小就苦惯了,饿惯了,不认为当前的状况是最糟糕的状况,母亲总能找到吃的东西。

倒是后来日子逐渐好了,家里准备盖新房子,有一回母亲您痛哭了一回。

那时我上小学了。深秋时节,头天晚上一家人忙碌,炒好一大竹筒的黄豆,量好一大袋米,第二天天不亮,母亲您就带上两个姐姐挑着铺盖出发了,去一百多里远的莲花县捡油茶籽。莲花县盛产油茶籽,人们收获之后会有些许遗果。你们借住在当地的人家,借人家的锅做饭,吃黄豆当菜,每天起早贪黑,佝偻在油茶树下翻寻着。十天半月之后,深夜里你们三个人挑了三担油茶籽回家。我至今还清晰地记得当年你们半夜时分进家门,放下重担后直奔水缸,用竹筒舀水咕噜咕噜地喝个没完,然后长出一口气,十分欢快高兴。这些茶籽可以榨出几十斤茶油,是一笔很大的收入。可悲的是,有一年榨出的茶油被盛在一个有隐裂的大缸中,滲月漏,等到发觉时,满满一缸油所剩无几,都到泥土中去了。我记得母亲您哭了,是凌晨的时候,没说什么,先只是哭,接着是嚎,我们都很害怕,不敢出声,现在我能体会出您当时是何等的心痛。

母亲,您一生辛劳,年轻时就落下哮喘的病根。您活了八十岁,但六十岁之后一直生活在病痛之中。最后一年心肺功能逐渐衰竭,形成水肿,一双脚自膝盖以下总是硬梆梆的,一不小心碰个口子就会水流不止。脚上的痛苦还是其次,因为心肺功能的逐渐衰弱,您的呼吸有困难,晚上总是和衣斜躺在床上,直到天明。那些日子,您常常呻吟着:两头受苦呀!说的是来到这个世界时吃尽了苦难,临终了还要这么遭罪。

除了病痛的折磨,还有精神上的恐惧。母亲您虽然八十岁了,病入膏肓,而且总是说托了我的福才有这么长的寿,似乎很知足,但面对死亡,您还是十分的惧怕。最后的半年,我们不断地把您背到医院去,因为无法治愈,又不断地把您背回来。尽管我们尽力了,您还总是问一个问题:听说癌症都能治好,我的病咋就治不好呢?您与三姐说,现在的日子多好呀,再活上二年三年也行呀!我们知道,您不是埋怨我们不尽力,实在是舍不得这个世界,舍不得这些亲人!在临终的前几天,消化系统已经衰竭了,但您依然顽强进食。我看到您自己颤抖着用汤勺往嘴里送汤粉,姐姐要来帮助,也被严厉地拒绝。汤粉掉了,您顽强地继续,谁也不看,一心要把这几根粉条舀起来,送到嘴里去。我知道,您是在向死神挑战。此情此景,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脑海里,此生不会忘却了。

在怀念母亲的时候,我更多的是自责。细数您离开老家到城里和我们生活的四年光阴,我怠慢母亲的地方多多。早两年您身体还好,我只是注意从物质生活上关心,要求吃好穿好,很少关心您的精神需求,比如很少带您回老家见见乡亲们,家乡来人也没有很好招待,没有考虑母亲您的感受。更主要的,没有多与您商量一些家务事,多听听您的意见,使您总有做客的感觉。

还有一个很大的遗憾。还在母亲您健康的时候,我曾经提议去您当年做童养媳的这个村庄、这户人家看看。母亲您当时就笑笑,说有什么看的。然而我知道,您会去的,也想去的。但我总以为有的是时间,并没有赶紧安排。等到病重了,就永别了。母亲您当年在这个村庄、在这户人家吃了多少苦难,经历了多少屈辱。暮年由子孙们簇拥着回到这个村庄,让您感到这一生还是先苦后甜,该是多么好的一种抚慰。然而我想到了,但没做到。

九年来,经常梦到母亲,总是年幼时母亲关怀我们的点滴,您没有一句的埋怨。然而我的内心总是不安,希望母亲责骂我几句。

今天写下这些,就是告慰母亲。同时也想告诉各位亲友,要尽孝,趁亲在,不然,后悔会让人心痛,痛一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算命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