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残粉》:没有歌舞的印度片长啥样?

分类: 影评 |
文/杀手里昂
中国古人在描写统治者和百姓之间关系时有一句话,“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就是说老百姓能拥护统治者坐稳江山,也可以让统治者下课。印度电影《脑残粉》中的粉丝高瑞夫也有一句描写粉丝与明星关系的台词,“没有粉丝,偶像什么都不是”。

影片分别从粉丝和明星两个不同的角度来表现他们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社会批判性。作为粉丝的高瑞夫,疯狂追星,在家乡举办的模仿比赛中连续几年都是冠军,模仿偶像阿利安惟妙惟肖。然而,他却因为太过极端,追星过程中失去理性,不仅影响到明星的名誉与生活,更是成为社会的不安因子。另一方面,作为明星的阿利安,为了顾及自己的光环名誉,在处理粉丝错误行为时采取了不当的处理方式,本可以言归于好,与粉丝上演一场皆大欢喜的双赢好戏,却因为双方的偏执,导致最终酿成一场惨剧。
《脑残粉》最大的成功在于,它没有纯粹拍成一部说教意味很浓的鸡汤电影,也没有完全一股脑儿扎进商业电影里不出来,而是在不失社会批判性的同时,还保证了商业电影的娱乐属性。
影片一开始以为是一部粉丝追星的励志片,中间又以为是一部粉丝复仇的商业大片,后来才明白,这是一部有着很强现实批判意义的商业大片。片中最有意思的就是人物身份的置换带来的戏剧效果,演员沙鲁克·汗一人分饰两角:粉丝高瑞夫和明星阿利安。一边是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青年,充满朝气活力,行事却冲动鲁莽;另一边是万人瞩目的偶像巨星,身材挺拔魁梧,成熟稳重,一出场就有强大气场。这两种不同人物的身份置换创造出各种误会与矛盾,推动着剧情的发展,情节紧张刺激,节奏十分紧凑。
这种人物身份置换带来的戏剧冲突,还得益于先进的化妆技术和演员沙鲁克·汗的天才表演。影片借助好莱坞团队精心打造的特效妆容和电脑CGI技术,让印度国宝级演员沙鲁克·汗在一人分饰两角的时候完美的欺骗了观众,不仅面容、神态大异其趣,在行走的步伐和微表情,都有完全不同的设计与演绎,角色转换毫不生硬。年轻人演老人在表演上相对来说还算容易,但是让一个中年人去演一个活力四射的年轻人,没有点真功夫是真演不出来的。
印度电影给观众的第一印象可能还停留在“载歌载舞”的阶段,但是《脑残粉》却找不到一场歌舞段落,反倒是有几场精彩的动作戏让人印象深刻,小旅馆阳台上的跳跃动作戏与克罗地亚房顶上的追逐戏,动作桥段设计惊险刺激,有几分成龙电影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