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健康 |
警惕“肉汤”的诱惑
http://s15/mw690/76f868fftdde5c42b4f0e&690
鸡汤、鸭汤、鱼汤、羊肉汤、猪肉排骨汤...各种鲜浓美味的肉汤早已被人们冠以“大补营养”的美誉。很多人也认为,喝汤比吃肉更有营养。但事实是这样吗?通过下面的分析,以后您就不会这么认为了。
一、肉汤营养少
肉汤的营养来自肉,肉中的水溶性维生素C和矿物质会少部分进入汤内,而非水溶性的蛋白质90%-93%仍留在肉里,汤里仅有一些“氨基酸碎片”。大量研究表明,肉汤里面的营养价值不足肉本身的一成。因此,认为仅喝肉汤就可以“大补营养”是人们长久以来的一个大误区,看似味道鲜美的肉汤其实并非想象中那么有营养。
特别是对于正长身体的婴幼儿及儿童青少年来说,喝汤所能吸收的营养远远满足不了身体的需求。只喝汤不吃肉常会出现蛋白质吸收不足或缺乏。
二、肉汤中嘌呤含量高
在人体内嘌呤氧化变成尿酸,正常情况下,体内尿酸不断生成和排泄,在血液中维持一定的浓度。但代谢发生紊乱,使尿酸的合成增加或排出减少,会引起高尿酸血症。当血尿酸浓度过高时,尿酸即以钠盐形式沉积在关节等部位,引起炎症反应,继而引起痛风。
肉汤中嘌呤含量高,嘌呤代谢失常的痛风病人和血尿酸浓度偏高的人都应慎食。
三、肉汤中脂肪含量高
肉中含有的脂肪,在炖制过程中会溶解在热汤中。很多人甚至迷恋那种乳白色、浓稠的肉汤,认为肉汤颜色越白营养越高。其实,这种颜色的汤是脂肪乳化的结果。在熬制肉汤过程中,烹调油中的脂肪及肉中的脂肪被粉碎成细小微粒,而肉中的卵磷脂、明胶分子和一些蛋白质则起到乳化剂作用,可将这些细小脂肪微粒乳化,使肉汤变为诱人的奶白色。
有人说醋可以解油,实际上熬汤过程中加入醋只是起到了提味的作用。除非直接用醋熬汤,否则对脂肪是没有降低作用的。
因此,常喝肉汤会导致脂肪及热量超标,诱发血压、血脂、血糖增高,特别是对于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以及高胆固醇患者更不宜常喝。
四、骨头汤补不了钙
很多人认为喝骨头汤会补钙,但这是错误的。原因:1)骨头汤中钙含量甚微。实验证明,每100毫升牛奶中含有约104毫克的钙,而100毫升猪骨汤中仅含有2毫克钙。2)骨头中的钙结合得很紧密,就算吃骨头补钙效果也不好。
建议:1)喝肉汤时尽量将肉也吃掉,肉中含有大部分营养;2)肉汤不宜过量饮用,每次一小碗就足够了;3)炖汤时间不宜太久,太久容易引起蛋白质变质。
新浪微博@营养师李婷婷
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