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广东二调考场佳作及橘之郡向科组长进言
(2023-12-03 09:50:32)
标签:
2024届广东二调作文稳和进 |
分类: 高考作文指导 |
2024届广东二调作文考场佳作及橘之郡向科组长进言
【原题】 23 . 阅读下面的材料 ,根据要求写作 。 (60 分)
曾国藩说:“恒言‘平稳 ’二字极可玩。盖天下之事,惟平则稳,行险亦有得底,终是不稳。 故君子居易。 ”大意是:人们常说“平稳 ”二字值得玩味。天下事虽有走险招也能成功的,但终 究不稳妥。所以君子应行事平稳,不冒进。
“稳”和“进 ”,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体现事物在动态平衡中渐进式发展的规律。“稳”
是主调,是大局;“进 ”是方向,是目标。 当然, “稳 ”,不是不动、不变;“进 ”不是急进、 冒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 选准角度 ,确定立意 , 明确文体 , 自拟标题; 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 不得泄露 个人信息; 不少于 800 字。
橘之郡向科组长建言:
兰姐,昨晚没完成您交待的任务,很不好意思。还好您和陈倩做了非常完备的评分细则,我没做出来也就影响不大了。
尽管我没把任务完成,可在做的过程中也作了一些思考,主要是我校尖子生如何在这次考试中写出一等高分作文。您的评分细则中,已对一等文评分作了详细、精当的指引,我在这里想为一中尖子生作文补充一点自己的看法。
我觉得,要使一中尖子生作文在大规模评卷中较稳定地得到一等分,除了具备常见的的优点,还需在以下四点做好。
第一是要意旨高远,从“大我”的角度立意和论述。
时代脉搏,立德树人,家国情怀,“文以意高者胜”,一中的语文尖子,应该写立意高卓的作文,力求获得一等分。(这个在您的评分细则里已明确,故略)
第二是对核心概念内涵的深度解读。
“稳”和“进”是二元思辨命题,对二者的内涵解读的深浅,决定了作文的深度。“稳”的表层含义是“平稳”“稳重”,但深层含义是(意味着)“明智选择”及“持续积累”。“进”的表层含义是“行进”,深层含义则是(意味着)“进取”和“开拓”。行文时,一旦达至概念深层含义,则深刻有了,“怎么办”也会自然而来。官方参考答案指出,“考生需要充分理解核心概念(‘稳’和‘进’)内涵”,但其对两个核心概念内涵的解读,基本是止于表层的。
第三是要写出“在动态平衡中渐进式发展的规律”。
原材料中,这是非常关键的提示语。“稳”和“进”的关系,是动态平衡并渐进发展的。原材料中“‘稳’是主调,是大局;
第四是要充分、具体地进行道理分析。
议论文的论证,往往包括道理分析和事据分析。好的议论文,其道理分析和事据分析必是充分而具体的。昨晚我给您的资料的那篇例文《“稳”者岿然掌航向,“进”者锐气拓新局》,主体论证部分仍然是“观点+例子”的套路化写作,使作文不仅没有辨识度,还缺乏论证力。这种作文,能在高考阅卷场上稳定获得一等分吗?道理分析能力匮乏,是写这类作文的病根。一中的语文尖子生,应该避免写这类只罗列事例、论证力单薄的作文,应该在充分、具体的道理分析上补课。(事实论据的分析能力也弱,也应该补课)而这种道理分析能力,是跟前面“对核心概念内涵的深度解读”“在动态平衡中渐进式发展的规律”融为一体的,做前两者过程,就是充分、具体地进行道理分析的过程。
以上四点,是我的肤浅思考。有许多不足,见笑于您了。望多多指正。
标杆文
01
“行稳致远 ”是古人留下的箴言, 曾国藩亦有“天下之事,惟平则稳 ”之语,然而在时代的 大浪中,动态平衡之下,稳中求进、稳进相结合的前行姿态,更成为新时代对我们的呼唤。
“稳 ”是时代主旋律中沉淀于脚步声里的稳步前行,而“进 ”则是平稳大局中逐步奔赴的美 好前程与接近的目标,二者在时代发展中相辅相成,在运动的世界中助力每一次渐进与发展。
“行稳 ”方能“致远 ”,“稳 ”是“进 ”的土壤,是进步与发展不可动摇的基石。没有不动
“稳 ”中须要“求进 ”,“进 ”是“稳 ”中蕴含的前行方向与前行目标。蕴含在相对静止的 “稳 ”中,有人类前行的助推器,即绝对运动的“进 ”。回望上世纪的物理世界,杨振宁、李政 道在宇称守恒定律的主流看法中深入探索,开辟出微弱作用下宇称不守恒的研究之路。突破洛希 极限的物理学双子星代表中国人第一次站上诺贝尔奖颁奖台的时刻,“稳”中绽放 “进 ”的光辉 与力量得到充分的诠释。放眼当下,风云变幻的 21 世纪,我们更需要稳中求进的勇毅。国家治理 中,平稳的经济增长和稳定的国计民生大局之下,我们也找寻中国智慧前行之路。从五年计划到 百年目标,“稳 ”的力量之中,我们有着勾勒梦想蓝图的“进 ”的勇气。“稳中求进 ”贯穿于个 人的学术研究与国家的未来发展之中,始终迸发着强大的生命力。
“稳 ”与“进 ”的结合,在新时代下不可或缺,二者相辅相成,构成时代的强音。正如曾国 藩所说, “稳 ”极可玩味,数千年来流淌于中华民族的血脉中,塑就中华民族顾大局、守主调的 性格。而“进 ”则是时代留给我们问卷,等待我们去追寻的目标。墨守成规、急进冒进都是误读 与偏辞,拘泥与停滞不是“稳 ”,激进的无头苍蝇式的行为更非“进 ”。二十国集团会议、党的 二十大相继召开,在经济社会“稳 ”的大局中,人类的前程灿烂瑰丽,展现“进 ”的目杯。国际 发展中,“稳 ”与“进 ”这对亲兄弟携手前行,奏响了“稳中有进 ”的时代乐章。
“稳 ”与“进 ”的动态平衡中,我们望见行稳致远、稳中求进的未来。大局之下,找准方向 与目标的新青年,将为时代交上“稳 ”“进 ”结合的答卷。
【参考得分】56 分
【简评】本文紧扣材料, 中心突出。首段简述题目曾国藩材料,引出“稳中求进、稳进相结 合的前行姿态,更成为新时代对我们的呼唤 ”的中心论点;第二段阐释“稳 ”和“进 ”的概念内 涵,并构建两者关联,为下文张本;第三段侧重谈“稳 ”、第四段侧重谈“进”,但在分析说理 中始终围绕“稳”与“进 ”的思辨关系深入分析,体现出一定的思维深度。第五段结合时代背景, 进一步提出“稳 ”与“进 ”“ 亲如兄弟 ”密不可分的关系。文章结构规范,思路推进有逻辑。语 言表达颇具文采,笔力雄健,富有青春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