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玄觉禅师,浙江温州人,从小就究习经论,精研天台止观法门,因看《维摩诘经》,发明心地。后遇六祖大师的弟子玄策禅师,求其印证。玄策禅师遂推荐他去参拜慧能大师。于是永嘉禅师来到曹溪,一见慧能,永嘉禅师并不礼拜,却绕法座转了三圈,振锡而立。六祖见了,便说:“夫沙门者,具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大德自何方而来,生大我慢?”(作为一个比丘,应具足种种威仪,行止有度,您从哪儿来,生出如此的我慢心来?)永嘉禅师回答道:“生死事大,无常迅速。”(我为了生死大事,没有工夫讲那些礼节。)六祖就说:“何不体取无生,了无速乎?”(既然您知道生死事大,无常迅速,您为什么不去体证那种不生不灭、不断不常的涅槃境界呢?迷于生死即有生死,悟了生死即无生死,明白了生死的空性,生死就转化成为涅槃了。)永嘉大师回答道:“体即无生,了本无速。”(本无生死可了,无无常可断,体个什么,又了个什么?一切本不生灭,本无断常。)六祖就说:“如是如是。”(是这样,是这样。)到这个时候,永嘉禅师才具展威仪,礼拜六祖。礼拜结束后,即起身告辞。六祖挽留道:“返太速乎?”(您是不是走得太快了?)永嘉禅师反问道:“本自非动,岂有速耶?”(我本来就没有动啊,哪里有快慢!)这句话同上次讲到的风幡公案有相似之处。永嘉禅师从浙江走到曹溪,又要从曹溪回到浙江,可是他却说自己本来没有动。这是什么意思?大家去参!六祖就说:“谁知非动?”(您说本自非动,那么知道这个非动的又是谁?)永嘉大师回答道:“仁者自生分别。”(我本来没有动,是您自己在那里分别。)六祖就说:“汝甚得无生之意。”(您已经透彻地了解到无生的道理。)永嘉大师就进一步反问:“无生岂有意耶?”(无生难道还有意在?)六祖答道:“无意谁当分别?”(若没有意,谁在分别?)永嘉大师应道:“分别亦非意。”(分别也不是有意在分别,完全是一种现量境界。)六祖听了,赞叹道:“善哉!少留一宿。”后世称永嘉大师为“一宿觉”,就是从这里来的。永嘉大师后来写过一篇文章,叫做《证道歌》,影响很大。
从上面的一问一答中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两个开悟者的机锋交接,其风格迥乎不同于平时六祖对一般人的接引。一个是精研天台教观的大德法师,一个是一字不识的禅宗大德,机锋之间,一来一往,真不愧是千百年来观机逗教的光辉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