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了成佛度生而念这句佛号

(2022-05-13 13:10:31)

第三,就是从空性的修学,提升到菩提式的修学。 这是最高境界了。前面两种的修学都是站在我们个人的生命、个人的缘起来谈怎么改造我们的来生,改造我们的生命。但是净土宗的人我必须提醒你,你到净土去其实是为了成佛的,不只是追求个人的安稳快乐而已。佛教的思想很强调一个概念,叫“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就是你必须把你个人的生命体扩充为无量的生命体,就是“无尽灯法门”。所以你最好在因地时,你每一句佛号能够把每一个众生都考量下去。如果你这个佛号的船只坐你一个人,以后这个佛号会很孤单的,你只能够自受用。“法性量等虚空,众生发心自小。”阿弥陀佛的功德本来是一个全面性的功德,但是因为你心量太小了,所以你只开启它某一部分的功德,非常的可惜。 所以,我们一再鼓励净土宗的同修们,你既然花同样的精神体力在念佛,其实你可以把佛号的功德开得更圆满——就是扩大你的心量,你把“众生无边誓愿度”的愿景放到这句佛号去。这个佛号以后的力量会发挥得更大,就是这个车子的力量更大。它不但带你到净土,它还会不断地陪着你、加持你,直到成佛为止。 所以,我们必须把往生的心跟菩提心做一个圆满的结合。净土宗的修学,除了你能够去思惟娑婆世界的过失、极乐世界的功德,厌离娑婆、欣求极乐,思惟空性,调伏你的粗重烦恼以外,你还要思惟佛道的问题——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当然这个是后半段最圆满的念佛,为了菩提道而求生净土,为了成佛、为了广度众生而念这句佛号。这样子的念佛最圆满,你能够成功地把所有佛号的功德都开启出来。

佛号是没有方向的,它是一个万德洪名。这个佛号到底是投入到娑婆世界的轮回,变成人天果报,还是到了净土,还是这个佛号能够永远带到你成佛,是你的思想决定的,叫心力引导佛力。所以,做好你思想的准备变成很重要了,因为它决定了这个佛号会给你什么东西。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结合唯识学的道理,因为对整个第六意识的思想改造讲得最清楚的、最有条理的就是唯识学。你再往后走,你到了《楞严经》《法华经》,它已经不谈第六意识了,它完全讲真如,那是不生不灭的境界了。到了《楞严经》《法华经》《华严经》的时候,佛陀会假设你已经学过唯识学了。就好像你读到硕士班,它假设你学过大学部了,它不会重复以前的东西了,它直接讲不共的东西。如果你现在不知道怎么从第六意识的生灭因缘里面去改造思想,你直接接触《华严经》……《华严经》的东西完全不动念头的,那是称性起修,那完全讲真如缘起的境界。但问题是你连基本的工作都没做好!我们要先求“改造思想”,然后才有资格谈到不生不灭——所谓的“没有思想”。因为到了真如的境界是没有什么思想,那完全是愿力的表现,那是菩提心跟空正见。到了《法华经》《华严经》,全部是你的菩提愿力的显现,哪有什么思想不思想?它认为你思想早就应该调整好了。你忽略了唯识这一块,就好像说你这个基础都没做好,你就直接跳到空中花园去了。《法华经》《华严经》全部是称性起修,它才不跟你谈什么思想盲点这一块,它认为你应该早就准备好了,你应该上路了。 所以我们务实净土宗的修学,先从信仰下手,改造我们对娑婆世界的信仰,建立对极乐世界的信仰,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然后到空性的修行当中,调伏我们的盲点,把生命归零,回到我们原始的清净心;最后再发起广大的菩提愿。我们不是顺从本愿而已,我们要顺从广大的“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菩提心,这样才是一个圆满的念佛法门:信仰,观照,菩提。当然,这个都是跟唯识的操作有关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性相圆融
后一篇:心为业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