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大乘佛法的思想,就是用中道思想。我们看到它后面的名字即佛、观行即佛、相似即佛,它整个生命的最高标准,就是用中道的理性来检查自己,非空非有,不涉入名利,但是又有它的责任义务——名利不可争,义务不可辞——这是中道。只是它的中道是一种对立性的中道,它相对于不中道而安立的,相对于空有而安立的中道。
我们可以知道,你看藏通两教的思想是空性,对不对?空性里面有对治的空性跟圆融的空性。对治的空性是什么?藏教,它是站在一种对立的,对世俗谛极度排斥的角度来安立空性;通教的空性是圆融的。其实空性有对治有圆融,中道也有对治跟圆融。别教的中道是对治的,它对治空,对治有,它对治凡夫的着有,也对治二乘人的偏空。那么它也有圆融的中道,就是圆教的思想——一切法如。
前一篇:别教
后一篇:无住—不处理(把心带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