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脚内侧传接球》评课稿
(2022-04-22 09:16:58)
标签:
教育 |
分类: 校本教研开课教案及评课 |
《足球:脚内侧传接球》评课稿
评课人:吴凌云
今天教研组活动,有幸聆听了董希杰老师执教的《足球:脚内侧传球》,执教年级为小学一年级学生34人。
课的教学路线如下:准备活动(利用足球构建热身慢跑场地、准备操、熟悉球性练习)——基本部分(足球:脚内侧传球、教师示范讲解、学生散开两人一组徒脚练习、两人一组有球练习(两人一组固定球)、两人一组有球练习(一传一接)、结合球分组开展练习——游戏---脚内侧传球接力——推小车-----结束部分(放松、总结)。
本课优点:
1.教师本人教态端正,口令清晰、响亮,在与学生同做准备活动时,动作标准、到位,做示范时讲解明了,体现了相当扎实的教学基本功。
2.整堂课教学顺序编排合理,准备活动热身慢跑到针对性的足球球性练习,再进行基本部分的脚内侧传接球学习,而后又有游戏和分组比赛。过渡自然、合理,让学生充分体验了足球运动的魅力,享受了团结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3.教师备课认真,课中难点、重点都写得非常清楚,安全问题也作了提示。本堂课中还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在“玩”中学、学生在“乐”中学,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都在本次课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尤其是分组的教学比赛中,学生体育学习的氛围较热烈。
4.本课的运动负荷安排合理,心率、密度都适度,学生既学到了技术,体会了成功,又达到了锻炼其体质的效果。
本课不足:
1.教师讲解有些过多,要精讲多练,讲解要做到重难点突出,小学生学生理解能力比较弱,可用多用示范性教学,游戏设计的过于简单了一些,让学生的练习密度上去。目前体育课程要求强度和密度都有大的提升,所以课的后部分可以再加练一些课课练的素质内容
2.练习的设计要有梯度,要形式多样,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足球的传接球练习有很多,本次课的练习选择相对来说比较单调,游戏设计针对一年级学生而言,可以采用活泼一些的,更能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
3.推小车游戏相对一年级学生来说危险性有点大,建议换一种游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