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组主题教研(二)

标签:
主题教研 |
分类: 校本研修活动 |
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项目负责人填写)
工作单位:
项目名称 |
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 |
项目负责人 |
陈园园 |
|
活动时间 |
4.19 |
活动地点 |
会议室 |
|
活动主题 |
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策略 |
主 讲 人 |
黄海霞 |
|
参加对象 |
全体语文老师 |
申请学时 |
|
|
活动内容 及进程 |
黄海霞老师发言: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探究 一、基于课标,长短结合,凝炼教学目标 (一) 依据语文要素,确定短期目标 单元语文要素是课标学段目标的具体化。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语文教学,要以单元语文要素为依据,确定短期教学目标。《纸船和风筝》是统编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第三课,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为“借助提示,复述课文” “自主识字,自主阅读”。据此,本课教学有以下目标:其一,利用图片猜读、声旁猜读、查字典等方法,准确认读筝、鼠等11个生字,正确书写纸、折等8个生字,会写纸船、松果等9个词语;其二,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读懂故事内容,体会松鼠和小熊之间的友谊。 (二) 凸显人文主题,规划长远目标 落实语文要素,体现了教材的教学价值;凸显人文主题,实现了教材“立德树人”的核心价值。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语文教学,充分彰显单元人文主题, 努力实现统编教材“立德树人”长远目标。统编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人文主题为“相处”,《纸船和风筝》一文除蕴含“相处”主题外,实则为“成长类”主题故事。此类“成长类”主题故事性强,讲好故事成为教学重点。如此,上述第二个目标可细化为“继续学习默读课文,借助板画与重点词语,感受,有问题一想办法一得解决’逻辑线索,讲好松鼠和小熊之间的故事,学会’遇到问题要想办法解决’的思维方式”。 二、基于学情,板块推进,设计学习活动 (—)开展前测,找准学习起点 学生已经会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不会,哪些可能是学习中会碰到的困难与问题,等等,关于这些问题,教师以往凭经验判断,缺乏实测数据的支撑,结论可能存在偏差,教学会走弯路。用数据说话,找准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是实现教学评一致性的基础。 (二)突出整合,设计学习板块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语文教学,要根据教学目标,在前测的基础上有机整合,整体设计学习活动, 实现教学板块、学习任务与评价目标的一一对应。《纸船和风筝》可安排三大板块:一是前测反馈,优化猜法,自主识字。二是练习默读,整体感知,理清线索。讲故事从把握故事的内在逻辑开始。此板块旨在进一步练习默读,落实“试着不出声”的要求。三是搭设支架,教扶结合,讲好故事。 三、基于表现,着眼促进,落实评价要求 (一)设计评价量表,调控教学 评价量表的设计将教学目标转化为表现性任务,通过观察并记录学生完成语文学习任务的具体表现,做出恰当评价,展开即时反馈,改进学生的学习。 (二)评价融入教学,促进学习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语文课堂评价要伴随教学、融入教学,通过“倾听、联系、返回”,不断深入学生的语文学习。教师要灵活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对学生的表现做出中肯的评价,指出问题,并指明改进方向。当学生清楚明晰自己与预期目标的差距,并掌握达成目标的方法时,教学、学习和评价的一致性也就自然而然实现了。
总之,追求语文高效课堂,践行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是我校全体语文教师共同的目标,我们且行且思。 全体语文老师就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方式发表自己的看法。 |
|||
活动反思 与建议 |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实现教学评的一致性,依据学情设定教学目标,设计适合学生的教学活动,同时做好评价,激励学生更好地学习。 |
|||
过程确认 |
教研组长(签字):
陈园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