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兴趣,激发学生创新的动力
(2022-04-01 10:51:36)
都说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因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能够注重这方面,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此能够在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按照新课标要求,尊重并体现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这样做,主要是为了能够更好的形成学生进行创新的动力。比如在五年级教学中,教师要想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关于对数轴的概念了解,其在对学生进行正负数比较大小这节内容教学时,可先以大树为起点,一个人往东走,一个人往西走,如何在一条直线上表示出他们运动后的情况,引出数轴,使学生知道在数轴上,表示出正数、负数和0,然后借助数轴来比较数的大小。在此过程中,让学生深入观察,并让其说一说向东行1米、2米、…..的位置在原点的什么方向?向西呢?,小东向东走了5米在什么位置?小会向西走了10米,在什么位置?再观察+1.5米和-1.5米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通过教师的指引,让学生跟着其在数轴上来回的“走”了几趟以后,在学生的头脑中学生就会把数轴上的点与正数、负数对应起来。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还更好的掌握关于这节知识。进而激发学生在学习的创新能力。
前一篇:关注学生个体,提高学生创新意识
后一篇:鼓励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