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密联系生活,培养估算逻辑性和条理性
(2022-03-31 16:49:51)《新大纲》明确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在各年级都应加强估算。”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估算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猜想、推理、判断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可以提高学生对事物综合性和概括性认识的直觉能力。因此,具有估算能力的学生,对数量、时间和空间能有整体性、全局性的认识和看法。在教学中,只有通过联系生活和直观操作来具体感知,才能形成具体表象。如:120步大约走多远?在教室里,120步能走几圈?很多学生都是靠实践走一走,数一数来得出结论的,这是一种方法。还有一部分学生提出:可以用尺子量一量自己一步大约走多长(步距)。然后用这个数据来乘120从而估计出120步大约走多远。120步能走几圈?先走一圈,数一数走了几步,然后用120除以一圈走的步数,再用估算的方法算一算,就知道120步能走几圈了。
综上所述,数学估算必然是采用口算形式,在允许的范围内,越简单越好。一般以与实际接近并且使计算简便为佳。估算在运算数字较大的计算题里起着对计算得数的定性估测作用,方便与计算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以便及时纠正错误,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前一篇:优化教学策略,渗透估算意识
后一篇:《如何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