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爱心为圆心机智为半径,成为师生同乐的同心圆

(2022-03-24 19:44:18)


学生违反纪律,班主任一定要赏罚分明,这一点可以说是天经地义。但是怎么样才能使受到处分的学生心悦诚服的接受处罚而不至于产生消极的抵触情绪呢?学生违反纪律本身就是一件不好的事情,我们班主任怎样将这些不好的事情巧妙的转变为好事?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们对直接批评的接受率只有20%,而对间接批评的接受率却高达80%。有时,班主任会在课堂上发脾气批评学生,有时弄得自己也很难堪下不了台,而且我发现这种方法批评学生,即使他表面上服气了,但实际上他只是摄于你做班主任的威严而心里不服气。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作为班主任应该善于捕捉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虽然可能只是一个小小的闪光点,但很有可能你通过这个小小的闪光点可以挖掘出埋藏在他心里头的大金矿。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科曾经有这样一句话:“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用缩小镜看学生的缺点,我国著名的文学家刘心武先生也有一句经典的话:“一个丑恶的罪犯也有他自己的心灵美!”我们的学生再怎么调皮也不至于将他同罪犯等同起来吧?

当然在问题学生转化过程中,用上述方法时间长了,也容易在某些学生心里形成该老师“不凶”、好欺负的印象。所以对待那些思想比较顽固和霸道的学生,老师不妨收缩一点笑脸,义正词严地表明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如说:“你再这样下去,我们只好通知你家长了领你回家了,借此力量“吓唬”他一下,使其内心产生一点恐惧感,从而增强正义一方的力量,最终达到教育的目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