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古汉语千万不要脱离语境!
比如:
空山卜隐初,生计亦无余。三亩水边竹,一床琴畔书。
深林收晚果,绝顶拾秋蔬。坚话长如此,何年献子虚。
(见“题友人草堂”)
“三亩水边竹,一床琴畔书”---说的是竹子和书--显然也是书床--书架。水边有竹子三亩,琴旁有一架书。三亩对一床,水边对琴畔,名词对名词,量词对量词,方位介词对方位介词。中规中矩,精准微妙。真是好诗。作者晚唐安徽贵池人,懿宗咸通年间进士张乔,无愧“咸通十哲”。
或曰:床是琴的单位,即琴床。窃以为一架琴也算一解,但根据语境,这里说的是竹子和书,三亩和一架都是竹和书的定语,与下句晚果,秋蔬,都是作者列举聊以生存的乐趣。
还有姚合的:
身外无徭役,开门百事闲。倚松听唳鹤,策杖望秋山。
萍任连池绿,苔从匝地斑。料无车马客,何必扫柴关。
闲卧销长日,亲朋笑我疏。诗篇随分有,人事度年无。
情性僻难改,愁怀酒为除。谁能思此计,空备满床书。
庾信“寒园即目诗”
“游仙半壁画,隐士一床书”
卢照邻“长安古意”
“寂寂寥寥扬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说的都是书牀--书架。
但是,几乎与李白同时的吴兴人钱起(722-780年),笔下“幽居春暮书怀”有句“仙箓满床闲不厌,阴符在箧老羞看”就比较费解,让我们看看他怎么写的:
自哂鄙夫多野性,贫居数亩半临湍。
溪云杂雨来茅屋,山雀将雏到药栏。
仙箓满床闲不厌,阴符在箧老羞看。
更怜童子宜春服,花里寻师指杏坛。
钱起这诗写的神叨的---野居植药修仙,有些人可能陌生,俺博客“科举那些事儿”系列说过他,他就是那个天宝十年(751年) “粉闱”“试帖诗”一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会试夺魁的“大历十才子”之冠,他侄儿即大名顶顶的狂草大家怀素和尚。
“ 仙箓满床闲不厌”什么意思?“仙箓”是什么东东?
张衡有句“高祖膺箓受图,顺天行诛”(见“东京赋”)可知所谓“高祖膺箓”
就是天子受命于天的神秘天书。道教也讲“符箓”那是招神弄鬼的名册口诀。天书神箓也是像书一样成册的,可见 “仙箓满床闲不厌,阴符在箧老羞看”其实说的也是书牀,即装摆天书神箓的书架,书箱子。所以“仙箓满床”对“阴符在箧”“闲不厌”对“老羞看”---可见其修辞造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