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情”最能解读李白心目中床的定义。
美人在时花满堂,美人去后馀空床。
床中绣被卷不寝,至今三载犹闻香。
香亦竟不灭,人亦竟不来。
相思黄叶落,白露点青苔。
-
李白的这几句诗
被《全唐诗.卷二十五》收在一起,题为“杂曲歌辞·长相思三首”。
“美人在时花满堂,美人去后馀空床”两句写美人“在时”和“去后”的巨大反差。美人在时,鸟语花香,满堂生辉;美人去后,花儿凋落,只剩空床。这并不是说真有满堂鲜花盛开,而是因为有美人,心灵之花缤纷烂漫,姹紫嫣红。因为屋里有美人,有美人欢声笑语,有美人步履轻盈,一切便鲜活起来,灵动起来,流光溢彩蓬荜生辉。生活中有美人相伴,一切都美好。而今美人不在,物是人非,唯剩空床,虽然尚有余香,也再没心思触碰了。
不言他物,只说空床。正是空床突出了美人离去后的孤独寂寞,独具匠心。看到空床,想起了曾经的床笫之欢,美人的冰肌玉骨,美人的温柔缠绵,美人的娇羞软语。美人在怀时,这床承载了多少个销魂夜晚。良宵苦短,日高庸懒,卿卿我我
相爱厮守。一个个昼夜,皆如昨夜一梦。美人在时越是幸福快乐,离去就越是孤苦思念。
美人离开后,床上的绣被被卷了起来,三年后尚有余香。香气不绝,美人却没啦。多少穷思苦想,多少难眠展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读者难免要问:这么勾魂的美人是谁?
李白生活中有这种日子吗?显然无据可查。这是李白被"赐金还山“,排挤出长安后于回忆美好时光的情绪之作。诗中的美人,其实就是李白在长安官场厮混的日子。这就是诗歌,天马行空自由宣泄。这就是床,与人形影不离,任人寄托情感,宣泄情感的床。
花床本是无情物,睹物思情情更深。
如果不是以睡卧之床说事儿,换做井床,胡床,马扎还有诗意吗?还有得写吗?还能这么美妙动人吗?
李白“闺情”写床,“春怨”也写床。
白马金羁辽海东,罗帷绣被卧春风。
落月低轩窥烛尽,飞花入户笑床空
这可实有所指----写的是随军远征辽东将士留在家里的年轻媳妇儿们,丈夫长久离家打仗,还没咋享受夫妻恩爱的媳妇们夜夜独守空床,辗转反侧,彻夜难寐,不但自己郁闷烦怨,甚至月儿和花儿都笑话:这是女人过的日子吗!
这样的床能是井床 胡床 马扎儿吗?请教说唐人不睡床的先生们,李白“闺情”,“春怨”写的都是什么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