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傻瓜乐力
傻瓜乐力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6,246
  • 关注人气:1,22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宴上的盘子就“方一丈五尺”---饭桌多大?

(2021-04-07 06:23:17)
标签:

“唐人宫乐图”

宋徽宗“文会图”

会食因唐太宗勤政而赐

供官员会食形成制度

政事堂会食有巨床

分类: 史海钩沉

   床的本意是供人坐卧的家具。首先是躺着睡觉,当然也可坐着休息。随着社会进步,功能越发细分,床的形制也越来越多。甚至有一定承载平面的古人都叫作床。跟床有关的词汇也越来越多。大如矿床河床,小如饭桌书案甚至笔床墨床,牙床。。。

    请看下例:

  大业三年,屯田主事常骏等请使赤土...其王请骏等入宴 “前设两床,床上并设草叶盘,方一丈五尺,上有黄、白、紫、赤四色之饼,牛、羊、鱼、鳖、猪、蝳蝐之肉百余品。延骏升床,从者于地席。”

                                                (见《北史·赤土国传》)

 《北史》一百卷,是“二十四史”之一,汇合《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而成。记述北魏登国元年(385年))到隋义宁二年(618)的历史。与《南史》为姊妹篇。由李大师,李延寿父子编成于唐高宗显庆四年(公元659年) 

       常骏出使赤土国,贞观三年(公元629年)魏征主持重修五朝史的《隋书.列传.卷四十七》也有记载:

“炀帝即位,募能通绝域者。大业三年,屯田主事常骏、虞部主事王君政等请使赤土。。。其年十月,骏等自南海郡乘舟,

。。。其王遣婆罗门鸠摩罗以舶三十艘来迎,吹蠡击鼓,以乐隋使。进金锁以缆骏船。月余,至其都。。。

后数日,请骏等入宴,仪卫导从如初见之礼。王前设两床,床上并设草叶盘,方一丈五尺,上有黄白紫赤四色之饼,牛、羊、鱼、鳖、猪、蝳蝐之肉百余品。延骏升床,从者坐于地席,各以金钟置酒,女乐迭奏,礼遗甚厚。寻遣那邪迦随骏贡方物,并献金芙蓉冠、龙脑香。以铸金为多罗叶,隐起成文以为表,金函封之,令婆罗门以香花奏蠡鼓而送之。”

      这说的是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年底的事儿。屯田主事常骏、虞部主事王君政等出使马来半岛---赤土国。受到了赤土国国王的礼遇。国宴上使用了巨大的食床--摆放食品的桌案。虽然没有具体描述这个食床多大,但从其盛装食品的“草叶盘,方一丈五尺,上有黄白紫赤四色之饼,牛、羊、鱼、鳖、猪、蝳蝐之肉百余品。”就能看出其食床规模。

  赤土国食床具体多大只能通过文字揣摩了,好在后来还有文字绘画可参考。吉甫当国,经综政事,众职咸治。。。初,政事堂会食,有巨床,相传徙者宰相辄罢,不敢迁,吉甫笑曰:世俗禁忌,何足疑邪?彻而新之。               《新唐书.卷一百五十九. 传七十一. 二李》

会食即官员免费工作餐

  中唐崔元翰古之上贤,必有禄秩之给,有烹饪之养,所以优之也。汉时尚书诸曹郎,太官供膳。春秋时齐大夫公膳,日双鸡。然则天子诸侯于其公卿大夫,盖皆日有饔饩。有唐太宗文皇帝克定天下,方勤于治,命庶官日出而视事,日中而退朝,既而晏归,则宜朝食,于是朝者食之廊庑下。遂命其余官司,洎诸郡邑,咸因材赋,而兴利事,取其奇羡之积,以具庖厨,谓为本钱。《判曹食堂壁记》)

可见春秋时齐大夫就公膳。会食制度因唐太宗勤政,赐食过午晏归朝臣而起,发展到京城与州县各级官府都设立公厨(即食堂),以供官员会食,形成制度。

李吉辅“元和改革”时, 需要挪动政事堂官员们吃工作餐的大桌子,但没人敢动,理由是:传说一旦动这个桌子, 宰相就遭罢免。吉甫笑曰:世俗禁忌,何足疑邪?”不过是瞎传,有啥不可动的?下令立即撤换新的。

      我们不过多讨论是非细节,只说这个官员们工作餐的巨床,实际就是称作床的朝官们围着吃饭的大食案子,其到底有多大?没有明确记录。但可以比照当时的图画实况记录,“唐人宫乐图”宽松地围坐十人,尚空闲两座位,及后来宋徽宗“文会图”围坐九人也多座空余,可见一斑。

国宴上的盘子就“方一丈五尺”---饭桌多大?
                             (藏于台北故宫的“唐人宫乐图”)

   食床,其实就是叫床的摆放食品的案子。今日大的叫案子,小的叫桌子。彼时唐人习惯称作床,但丝毫不影响人们的理解,也不会与睡床,胡床,井床什么的混淆,因为前后语境一目了然。虽都叫床,但食床有高矮大小比如: 

      “唐彭先觉叔祖博通膂力绝伦,尝于长安与壮士魏弘哲、宋令文、冯师本角力,博通坚卧,命三人夺其枕,三人力极,床脚尽折,而枕不动。观者逾主人垣墙,屋宇尽坏,名动京师。

  尝与家君同饮,会瞑,独持两床降阶,就月于庭,酒俎之类,略无倾泄矣。”      (《太平广记》卷一九二唐韩琬《御史台记)

                 这段故事短短的几句话出现了两个床。

      床脚尽折,而枕不动”的“床”字,因前有背景“博通坚卧”,是睡床无疑。但“与家君同饮,会瞑,独持两床降阶,就月于庭,酒俎之类,略无倾泄”的床,比照语境,只能是与家君同饮摆放酒菜的食品桌案。
      此“床”现身的语境是主客“会饮”。吃喝中室内光线黯淡下来,大力士彭博通双手各持一“床”,平稳地端到了月光下的庭院里。“床”上酒菜丝毫无撒落!与老朋友喝酒。无论在家中或酒店,酒菜自然应摆在食桌上。彭博通一手端一只摆满饭菜的饭桌子,平稳地从室内端到室外,彭博通膂力过人。但这个饭桌子也不会太大。顶多就是咱家吃饭用的圆桌,方桌而已。即便如此,说彭氏“膂力绝伦”也不过分。  

            宋代又出现了饭床,比如“宾客欲致奠于其家者,以饭床设茶与酒馔于其庭。”(见吕祖谦《东莱集·别集.卷二》

     吕祖谦说“饭床”即指饭桌子。此风俗与上世纪八十年代前没住楼时,平房大杂院谁家红白喜事,大多在院落里或当街摆桌子招待客人区别不大。

国宴上的盘子就“方一丈五尺”---饭桌多大?

          (宋徽宗“文会图”中的食床)

                                                              谁误读了“床前明月光”之3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