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前看月光”如何变成“床前明月光”?
(2020-10-05 10:33:52)
标签:
静夜思明清被篡改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床前明月光”成了词组容易引人误入歧途难道还有床前“暗”月 |
分类: 史海钩沉 |
王士禛生于明末,没於康熙朝。居官四十余年,位列台阁。诗论标举神韵,诗作清新俊逸,朝野众口交誉,尊为诗坛泰斗。因其去世后即位的雍正皇帝名讳“禛”,遂被改称“王士正”;乾隆间,又以“正”音不合,诏改王士祯,竟通行数百年。
床前看月光,即看见了床前的月光,显然是室内,而非室外。留心观察能发现,夜里月光是完全能够射入室内的。尤其是每月临近月圆的阴历十五和既望以至阴历十八,晴好之夜,真如古人描绘“月光如水地如霜”。“床前看月光”容易让人理解坐于床前看月光,但看到“举头望山月”就知道诗人不是站在床前也不是坐在床前,而是徘徊于室内,看见了床前的月光,才举头望月低头思乡。这显然是夜不能寐的思乡情景。
南方睡床,取暖设施少,秋冬无风天室外反而比室内暖和,无风夜有人习惯开窗睡觉。古代民居窗户多有整扇向内钩起以开窗的。此种窗户更利于月光直射,举头洞观。月光入户已有专门解读,此不赘述。
“床前看月光”“看”是动词;“ 床前明月光”“明”是形容词。“床前看月光”是句子,有主语谓语宾语。说的人在看月光。“床前明月光”是词组,说的只是月光---床前的朗朗月光。
不明白为啥要改成床前“明”月光?难道还有床前“暗”月光吗?唐诗最讲对仗工整,“床前明月光”---没有动词,如何与“疑是地上霜”对仗工整?明显不搭。
正是这床前的明月光,留给人了想象空间:在什么床前?室内还是室外?井床还是胡床? 还是小马扎?
李白原作整体四句纪实,是个自然的连贯动作思维。有人有景有情。四句,句句有动词,一句一个意思,句句相联,一句扣紧一句,渐入佳境,令人遐思无限。
修改后的“静夜思”虽华美秀丽,却文气十足,“床前明月光”破坏了原诗的结构。原是四句,句句可以独立。篡改后的首句“床前明月光”成了词组,而且四句二十字叠现两个“明月”,与后三句裂痕明显,容易引人误入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