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难考还是进士难考?一个人的科考。
(2019-06-14 21:54:43)
标签:
只有一人报考只有一人被录取孔子答也不一定中秀才笑啼俱不敢方验做人难无人敢报秀才科---忒 |
分类: 史海钩沉 |
”汉未遭乱,扶母携弟览避地庐江,隐居三十馀年,不应州郡之命。母终,居丧毁瘁,杖而后起。徐州刺史吕虔檄为别驾,祥年垂耳顺,固辞不受。览劝之,为具车牛,祥乃应召,虔委以州事。于时寇盗充斥,祥率励兵士,频讨破之。州界清静,政化大行。时人歌之曰“海沂之康,实赖王祥。邦国不空,别驾之功”正为此才 ”举秀才,除温令,累迁大司农。“
隋文帝废除魏晋世家大族把持朝政的九品中正制,开皇七年(587年)开志行修谨、清平于济两科取士。科举草创考试极严,
殿试合格者为秀才,皇帝直接下旨授官。有隋一代三十七年,考取秀才者不足
10人,但相州洹水杜氏就占仨!
“
河北老杜家科考最出彩的是杜正伦的哥哥杜正玄。
公元595年,杜正玄赴长安科考。进场空荡荡,就他哥儿一个,感情那年俺闺女请俺两口儿看电影“包场”!无人敢报秀才科---忒难。
毕竟是国考,总得有个交代啊!面对考官三番五次催促,杨素也觉得体面收场好。那天都傍晌了,写个题目,让主考官招呼杜正玄复试。
主考官一看,就知道他没安好心----考题要求:
主考官把题交给杜正玄,一脸复杂地看他咋答。没想到杜正玄看题,眉头略微一皱,随即胸有成竹地微笑着铺纸挥毫,依旧行云流水,依旧从容自若,一个时辰,洋洋洒洒五大篇就交上来了。
面对妙答,主考官们惊得目瞪口呆。
就连杨素看了答卷也佩服之情油然而生。不仅当即承认杜正玄秀才,还亲自安排他任长安王记室参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