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时期,伴生宫妓营妓家妓,私妓当然不甘落后,但由于商品经济还处于初始阶段,市民尚未形成规模,都市文化虽有发展,嫖妓只在上层社会流行,市井商业性的现象并不普遍。姚玉京是营妓从良的个案。与她同时经济繁华的江南城市,私妓也活跃起来。比她还为人乐道的就是钱塘私妓苏小小。
苏小小最早见于《玉台新咏》,传为南齐名妓,有人考证她生卒年代约公元479-502年。貌美艳丽,聪慧多才。李白,李贺,白居易
张岱 等的诗文都有提及她,可见其影响深远。
苏小小能书善诗,才华横溢,幼时父母双亡寄住姨家。虽为歌妓,却洁身自爱,不随波逐流。某日湖堤邂逅阮郁一见钟情遂结良缘。但不久阮郁就被京官的父亲派人催走,杳无音信。苏小小又同情贫困书生鲍仁,慷慨解囊资助他求学考官。苏小小却因不屈强权被陷害入狱,含恨而死。
当官的鲍仁归来遵照苏小小“埋骨西泠”的遗愿,在西泠桥畔修造了“钱塘苏小小之墓”。
几年前
俺曾有博客写过苏小小
录此供朋友一乐:
五年人鬼情
一段风流事
几翻黄梅雨
多少真情趣
朋友问西湖哪儿美? 美在山,美在水 ,美在六桥古刹,美在烟柳莺啼 。。。还有那美不胜收的故事。
钱塘苏小小正史不载,野史稗传其虽妓不卖身,只与客谈诗论画。可怜红颜薄命 二十几岁咯血而卒,葬西湖西泠桥头。
她成名於一首诗:
妾乘油壁车,郎骑青骢马。
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
小诗不饰雕琢 明白如话。女孩子大胆吐露心迹弥足难能,一千五百年来
脍炙人口
令人耳目一新,因而流传甚广。
才女薄命,令好事文人扼腕追魂大做文章。或说其本大家闺秀家败西湖,或说她常魂游西泠,后世多有迷倒者。更有骚人墨客托名小小吟诗填辞。尽管确有文字功夫绝对高于苏小小者,但历代喜闻乐见不胫而走的还是那首近似白话的小诗。
也录几首伪托苏小小的诗词 为各位添兴:
伪诗一:君住襄阳妾住吴,无情人寄有情书。
当年若也来相访,还有于潜绢事无?
傻评 这诗妙.只是钱塘自古越地,如何“妾住吴”? “于潜绢事”出于何典?
苏小小传说甚众 但似无此说。
伪诗二:燕引莺招柳夹途,章台直接到西湖。
春花秋月如相访,家住西泠妾姓苏。
傻评: 公开拉客忒轻薄,小小泉下有知难免恼羞成怒。
伪诗三最有趣:
妾本钱塘江上住,
花落花开,不管流年度。
燕子衔将春色去,
纱窗几阵黄梅雨。
斜插玉梳云半吐,
檀板轻敲,唱彻《黄金缕》。
梦断彩云无觅处,
夜凉明月生南浦。
傻评: 这"蝶恋花"出宋人评话《碾玉观音》。尾两句略显阴气,似出鬼口。写得好!非十九岁女孩所能。再说南齐尚无"词牌"体例----"词牌"隋末唐初始出。 有意思的是此辞牵出司马光后人与苏小小一段风流韵事。
说司马光从孙司马槱,居洛阳时有天睡晌觉,恍惚觉得有妙龄美女羞怯怯手牵窗幔轻歌:
妾本钱塘江上住。
花开花落,不管流年度。
燕子衔将春色去,
纱窗几阵黄梅雨。
唱完转身要走,司马槱拉美人袖问所歌何曲?
美人答《黄金缕》。并许五年后再会钱塘。司马槱惊醒,原来南柯一梦。
五年后经苏东坡举荐科考,又得赐进士出身,放杭州知县。任上与秦少章(秦少游弟)谈及五年前那春梦及半阙《蝶恋花》。秦少章大惊,说司马槱衙后古墓葬的就是苏小小。那半阙《蝶恋花》亦颇契苏小小口气,五年之约分毫不爽。两人甚奇. 次日携手祭奠苏小小。墓前酒肴祭毕,二人不但同唱 :
妾本钱塘江上住。
花开花落,不管流年度。
燕子衔将春色去,纱窗几阵黄梅雨。
还把五年前美人未唱完的半阙"
蝶恋花"续全:
斜插犀梳云半吐,
檀板轻敲,唱彻黄金缕。
望断行云无觅处,梦回明月生南浦。
当夜司马槱梦见五年前那美女来谢同欢。次日便身感不适昏睡不已。三年后辞世。秦少章将司马槱亦葬于苏小小墓侧。
(一只绣花鞋之七私妓佼佼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