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宋人 金盈之《序平康巷陌诸曲》说,平康巷陌诸曲的妓女因为身在京城见过市面,训练有素
言谈举止颇有风度。“诸妓举止,与诸州府饮妓大不侔矣。然其羞匕箸之态,勤参请之仪,或未能尽去也。北里之角妓,则对公卿与举子,其自如也,俟其升朝,始为参礼。”这样的妓女,名声在外,自有人慕名而来,坐家等客即可。
没啥名气的普通妓女就得自己想法儿, 甚至出门揽客。“此曲诸妓,以其出里艰难,每遇南街保唐寺有讲经之便,多以旬之八日,相率听讲贤者,皆纳其假母一緍,然後得出。故保唐寺每月三八日,士子极多,盖有期於诸妓也。同归每席以五镮为率,继烛则倍之。此略言其小小者耳。至於盛设芳筵,则有不可胜计。”
自己出院揽客的妓女要先向老鸨缴1000文钱管理费。揽客成功带回来愉悦则计时收费。那时没有钟表,多以燃烛计时, 与妓女在一起每燃烧蜡烛一只那么长时间就收银五两,延时翻倍。也就是说“嫖妓起步价”起码得六两白银。
这个起步价多大代价呢?试与日常生活关联最紧密的吃饭比较:
宋徽宗年代(1101--1125年)米价2000--3000文一石
/两银合钱1600文
宋神宗(1069-1085年) 米价石/
大约 1000文
宋仁宗(1023--1063)
米价石/
大约2000文
仁宗皇佑元年(1049年)六十一岁由邓州移知杭州的范仲淹算了笔帐“如丰穰之岁,春役万人,人日食三升,一月而罢,用米九千石耳。”出劳役用工10000个一个月开支9000石米。宋代1斤640克。(沈括《梦溪笔谈》卷三)“凡石者以九十二斤半为法,乃汉秤三百四十一斤也“。如果取北宋米价较贵的徽宗年代平均米价2500文一石米
,平康巷三等妓女的起步价大约能买4石米。差不多够5个民工一个月的开支。
熙宁五年(1072年),朝廷为朝拜五台山的日本僧人成寻等8人提供津贴,每天“每人米三升,面壹斤叁两贰分,油壹两玖钱捌分,盐壹两贰分,醋叁合,炭壹斤壹拾贰两,柴柒斤。。。”
那么老百姓收入多少呢?
北宋后期,张耒诗曾提到洛阳西部山区百姓的日常生活:
“山民为生最易足,一身生计资山木。
负薪入市得百钱,归守妻儿蒸斗粟。”
这是山民砍柴的收入 每日卖柴收入100文钱。
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乌台诗案发贬官黄州团练副使,据他说日常开支就是把夫人王闰之变卖家产的金银换成铜钱,月初取四千五百钱分成三十份,每份150文一串分挂屋梁,每日花销一串。时黄州斗米二十钱,全家20余口人日用米二斗,余钱买菜买鱼买肉。虽然日子窘迫,但冶游饮酒作诗还是有的,尽管游乐官妓免费,但酒钱是得花的。看来苏大学士是另有来钱道儿。
一只绣花鞋 之二十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