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篇博客说了同治 光绪
皇帝当的窝囊,原因当然很多,但他们都是一个师傅
翁同龢教出来的却是不争的事实。光绪十八年(1892年)听说翁同龢总裁壬辰科会试,张謇就会同好友
武进人刘可毅一同拜访这位江苏老老乡。
翁同龢早就喜欢张謇,也为他光绪十五年会试落榜不平。交谈时就反复强调“今日时势,宜统筹全局”聪明过人的张謇以为翁同龢真的在议论时政,根本没领会老同乡的暗示。闻者无心而听者有意,陪来的刘可毅却心领神会。第一场考试就将“统筹全局”四字嵌入八股文“破题”之中。阅卷时,翁同龢一见破题中有“统筹全局”,以为必是张謇,也没细阅全卷,就批道“为国家得人庆”定为第一名。
待拆封发现是刘可毅 翁老先生十分沮丧想第二场补救,阅卷时发现有份卷子写“
策马三韩,雪花如掌”想到张謇曾随军去过高丽,认定这个必是张謇无疑,立即取为第一。拆封一看,还是刘可毅。张謇又会试名落。好在张謇不在一棵树吊死,而是求学务实,不但四十多岁金榜题名,实业也干得轰轰烈烈。
值得一说的是鲁迅爷爷 内阁中书周福清,光绪十八年
三月因母亲逝世,丁忧回乡守制。第二年七月听说本年浙江乡试主考通政使司参议
殷如璋是自己同科进士,几位亲友就劝导周福清托请,他也想为三十多岁的儿子周用吉打通关节,就先行苏州恭候。七月二十七日闻知殷如璋船至,就派得力家臣陶阿顺送密信一封内附承诺书“事成酬金一万块”划小船登船送信,托请殷如璋关照周用吉等六位考生。暗订关节均用“宸衷”“茂育”四字,承诺事成一定兑现空头支票。
殷如璋接到密信时正在船上与副主考周锡恩谈话,也不好意思拆阅,放在茶几上继续交谈。陶阿顺下船等回信。左等没信右等没动静,急了就在船下喊:这信关系银票大事,咋能不当面给个收据?!殷如璋在船上听到了喊叫为避嫌
就让周锡恩拆封。周福清行贿当众败露,殷如璋也翻脸不认人,立即拿下陶阿顺扭送苏州府审讯。
闻讯事发周福清先是逃避上海,后回浙江会稽投案自首。刑部奉旨办案,奏称“遍查律例无治罪专条”周福清“求通关节未遂投案自首”拟“杖一百,流三千里”。
但光绪皇帝圣谕“科场舞弊,例禁甚严。此案虽与交通贿买已成有别,但未便予以减等。着改为斩监候,秋后处决。”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九月十八日,浙江道监察御史
锺华按程序将浙江省拟处决重囚开列名单具题,以备皇帝勾决。上谕“周福清著免勾”。免勾的原因是:“求通乡试关节未成,赃亦尚未与人,不无可原,是以未勾。”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四月二十八日,署理浙江巡抚、湖南布政使余联沅上奏:官犯周福清一名已准部咨奏准开释。
科场贿赂案对鲁迅先生影响巨大。祖父判死缓,父亲周用吉不但没考上举人连生员也被割去。前途破灭和案件带来的耻辱,使周用吉很快病倒。祖父下狱,父亲病重,家道中落,曾经娇生惯养、无忧无虑于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鲁迅,从此频繁出入当铺药店,尝尽人间冷暖
世味炎凉 才孕育出了那么多脍炙人口的不世之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