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好书里里还夹着些当年的面票)
那时俺那嘎达啥都缺.尤其缺细粮.北京买挂面要面票.要是师徒几个自家吃
哪个亲友对付几十斤都容易. 凑几家就够.可临行师傅们都嘱咐捎几斤北京挂面,“宁差一轮别落一人”,全段职工不给谁捎都不好.每人二斤吧,全段就一千多斤.哪个亲友能拿出这么多面票啊?
俺姐挺发愁. 自动化室的王工就出了个主意.说要不上六里桥那边踅摸踅摸
? 听说那儿有地下市场.赶巧了能碰着偷着卖粮票,面票,布票 ,券儿...啥的.不过犯法,得长点心眼儿,别让逮住!
俺就穿了个破工作服.
跑六里桥那边儿蹭墙根儿,学着捅捅咕咕买面票.
一时半会儿谁能有那么多面票儿卖?都是打听着从这儿买二十斤那儿买三十斤.一点儿一点儿的凑,还怕碰着便衣弄进去,谁也不敢多卖,也没人敢多买,一点儿一点儿的凑.凑百十斤赶紧送回去, 回头再踅摸.
头一天才凑了300多斤,一合计赶紧回丰台站给调度楼送了几盒烟.央求把俺车头拉一边去多停几天.匀出功夫好倒腾挂面.
那时北京大街小巷 哪个胡同粮店都有挂面.但不随便卖,一个粮本限购10斤.俺发现粮站的就是看本,收了10斤面票也不做记号,所以拎了挂面就扭头走人
赶紧找下个粮站交面票看粮本, 拎了挂面再走人.开始推个自行车,后来姐姐看来回倒腾忒费事儿,
又从单位食堂借了个买菜的三轮板车,俺也不会骑,推着晃晃荡荡 ,总比背包轻松多啦.
凑一板车 就往丰台站送一车.那时俺姐住太平街,离天坛不远
,离丰台可老远了,货场编组站 不挨着公路 就更远啦.
火车头停靠的地方没有板车可靠近的道儿,哥儿几个先把板车尽量弄到离火车头最近地场,再蚂蚁搬家似的,一点儿一点儿往火车头上倒腾.
朋友们可能疑问:火车头哪儿有空间放这么多挂面啊?说清楚构造就明白了.众所周知蒸汽机车动力来自高压蒸汽,
蒸汽是燃煤热水蒸发来的.二十多米长的火车头有烟囱那一部分是机械动力部分叫机车,另一半看着像个大铁柜是拉煤和水的,叫煤水车,
机车和煤水车实际各自独立,链接一体接通水管电线中间折叠护罩一遮护,外行看着就是一体.
(火车头后边就是煤水车)
煤水车下部是30来立方米的空膛盛水.上部能装十多吨燃煤
,俺车回厂大修没有拉载任务,不用点火烧汽,放光了水柜里的水,正好当仓库,一路上划拉点儿啥好东西都放在水柜里.不显山不露水,外边谁也看不见.
从太原回来必须得买山西老陈醋,几百瓶一箱一箱的早码水柜里啦.
俺们几个进城掏腾挂面.留下G师傅看车.看车没啥事儿,就是车头里睡觉.可是就这睡觉就睡出事故来啦.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