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慧智)艺中探色彩向素养而行(团队赛研主题阐述)
(2023-02-08 16:31:21)分类: 一人一课 |
艺中探色彩
一、研读课标,细察学情(主题缘起)
随着近几年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小学阶段美术课程的优化教学工作成为了我们关注的焦点。
2022年3月25日,我国教育部正式发布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新课程标准中有大量的篇幅提到核心素养,并且渗透在课程理念、课程性质、课程目标等,可见核心素养的重要性,所有的研究和实践都离不开核心素养。
所以本次活动我们小组结合当下最新课程标准,从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对小学美术教学进行研究与实践。
二、细化课标,提炼理念(主题内涵)
艺中探色彩,向素养而行。在艺术学习中看色彩,在艺术教学中探索美术教育的前景。
它包括三个关键词:美术核心素养、美术教育、色彩。
美育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部分,本次活动我们通过课程研究和实践,探索美育的同时,也希望看到美育的前景不应只是技能教育,它也是一种文化教育、一种素质教育的体验活动。
美术核心素养:新课程标准提出了核心素养的内涵,并明确了艺术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4点,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
色彩,提炼于本次课题《三原色三间色》,那么下面我围绕核心素养对我们如何实践“艺中探色彩”的磨课历程进行简单阐述。
三、研磨共进,实践优化(主题研究)
我们前期开始对用原色调配间色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在第一次磨课中,我们选择了水粉进行调色,发现比较费时,所以在第二次磨课中,我们把水粉换成了饮料水,作业更直观、做起来也更方便。在作业环节,第一次备课时,我们是在调色盘里找三原色,用水粉在纸袋里作画,后来发现学生在用水粉颜料的时候出现各种脏乱的现象,所以我们在第二次磨课中,把水粉改成马克笔来作画。把纸袋换成纸盘,后来发现单用纸盘太单调,在第三次磨课中,我们增加了从大师画中找色彩这一环节,把原先的在纸盘上作画改成了在多种材质、形式上作画,这样出来的作品形式更丰富。
经过3次磨课最后确定教学设计如下:
活动1:导入环节运用魔术导入有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生的视觉感官,与课题无缝对接。活动2:通过小实验,将实验水的两两混合,让学生更直观的去感受与了解三原色与三间色,解决了教学重难点。活动3:通过”色彩王国的故事”从大师作品中寻找色彩,为创作做好铺垫。活动4:通过赏析蒙德里安的作品解决了创作时的格子的 “大小对比、疏密有致”关系。活动5微课示范创作步骤,再次强调怎样分格、怎样涂色,加深了知识点的落实。活动6:两组同龄人作品对比欣赏,让学生找出作品需要改进的地方,进一步为创作做好充分的铺垫,同时也解决了孩子们在创作难点。活动7:以色彩在生活中的应用为拓展,让孩子更加熟悉和亲切,建立起艺术与生活紧密相连的理念,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色彩的探知欲。
一次又一次的教研磨课是折磨人的,但看到学生的每一次进步,教师们的每一次收获,自己的每一次成长,一切的汗水都是值得,这一幅幅作品都将在我们心中留下一道道美丽的风景。
以上是我们团队对本次主题的研究,感谢大家的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