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年级数学评课稿

(2022-06-10 10:03:24)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评课稿

高老师在设计本节课教学时,主要体现了以下几点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

1问题意识是指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高教师呈现了课本主题情境图后,都通过从图上你能知道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的引导,鼓励学生提出了用减法计算问题,并列出算式,即368,激发了探索退位减法的主动性。

2.加强知识间的对比。探索36-8退位减法之前,联系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减法。通过对比使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冲突,突出“退位减法”中如何退位这一难点,通过比对使学生建立知识间联系,逐步形成知识系统。

3.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是在教师引导下主动发现、自主探究的建构过程。例如,在探究36-8的算法过程中,老师让每一个学生尝试参与,充分调用原有的计算根底和思维经验,尤其是368的算法探究,学生结合直观操作演示,想到了三种不同的计算方法:一是“先算1082,再算26228”;二是“先算1688,再算20828”;三是“先算36630,再算30228”。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理解了算理,在经历探究中明晰了算法,原本枯燥乏味的计算过程因有了学生的主动建构而变得“生动活泼起来”。

4算法的选择与优化是实际教学中比拟难把握的策略。算法优化是指小学数学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积累的运算经验、以及学生擅长的思维方式,引导学生强化某种思维方式,从而使学生获得一种基于自身个性的优化算法,它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高老师呈现了368的三种算法以后,通过同学们想出了几种不同的思考方法这些方法,你喜欢用哪一种的启发提问,让学生的思维在背景中丰富起来。

个人的有几点思考:(1)本节课的基础涉及到几个一是几,几个十是几的问题,复习是是否可以设计相应的练习;(2)计算教学让学生先明白算理,再此基础上掌握算法。教学时过多关注算法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