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杭州出租车行业的新命题

(2015-09-21 14:16:44)
标签:

杂谈

     特约评论员 吴伟强

 

杭州市《关于深化出租汽车行业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体制机制改革和强化法制建设为基础,尝试破解出租车行业面临的多重困境,根治久治不愈的行业顽疾。基本途径有二:

 

一是简化产权关系,集中经营。政府放弃收取经营权证费,出资“赎回”未到期的经营权证,彻底消除买断、半买断和挂靠经营模式,产权关系回归到企业和个体经营户拥有经营权这一“初始”状态。产权关系简化后,将76家企业整合到两个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建立拥有7000辆出租车的企业平台;994户个体经营户主要纳入上述两个国有企业名下的出租汽车服务公司。

 

二是组建网络约租车平台,引入竞争。也就是将传统出租车定位于“巡游出租车”,除此之外,建立以打车软件为平台的“网络约租车”系统,两者在合法前提下展开公平竞争。

 

这样的政策设计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明确的针对性,也符合“互联网 ”时代的基本趋势,在市场化方面积极稳妥推进,让市民有了相对自由选择的空间,为满足个性化出行需求具备了更好的条件。需要指出的是,这样的改革绝不可能一蹴而就,方案实施后,杭州出租车行业依然面临挑战。

 

第一,国有出租车企业集团能否真正实现“公司化”?改革方案希望通过相对集中的方式,使杭州出租车企业“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这就带来了两个问题,国有大型出租车企业集团需要消化规模扩大以及层级负责程度提高后增加的各种成本,才能实现规模收益递增,否则就有可能陷入规模收益递减的困境;国有大型出租车企业集团需要改变承包经营方式,如果沿袭承包经营模式,所有的成本仍旧由出租车司机承担,公司收取固定盈利,那么,“份子钱”依然存在。

 

因此,改革以后的出租车企业集团,必须明白,公司化的标志不在于“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而在于“管理科学”。国有大型出租车企业集团,应更好承担起企业主体责任,放弃承包经营这种粗放的管理模式,以良好的绩效考核体系对司机实现“员工制”管理。同时积极提高管理水平、采用先进技术,这样才能降低单位产品的成本,提高服务质量。

 

第二,“巡游出租车”和“网络约租车”能否形成真正的竞争局面?“网络约租车”与传统出租车(巡游出租车)要形成差异化竞争格局,就必须有足够竞争力的竞争主体。那么,延伸到问题就是,时至今日全国不同的城市对“专车”的态度莫衷一是,杭州出租车行业能不能真正建立一个强有力的网络约租车平台,与两个国有出租车集团展开公平竞争?这才是杭州出租车行业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所在。

 

我们希望改革者以巨大的勇气和智慧,牢牢把握互联网出行市场趋势,在政策设计上坚持“应有的刚性”,保留“足够的弹性”;在制度设计上既有传统出租车与网络技术的融合,又保留网络约租车的市场化发展空间;在开放的市场中寻找矛盾化解的新落点,在智慧经济应用领域拔得头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