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震先生编撰影印的辽契丹大字和汉文对应的双语司马迁《史记》出版了。这是中国史学界的震撼事件。是中国及东北亚乃至世界文明史领域的重大突破,将是奠定了《契丹学》研究的重大贡献。
黄震先生是收藏大家。收藏非常丰富。尤其辽金文物。
契丹大字,目前,国内无人研究,更无人认识。如此煌煌巨篇,今人是无法想象的。契丹人把司马迁的史记译成契丹大字,对应出版,这在当时,也是巨大工程。
实际上,有了这本著作,根据契丹大字和汉文对照,完全可以摸清契丹大字的使用规律和表达的意思。
可以说,这也是契丹大字的字典或辞典。
所以,此书的发现和出版,意义重大。是契丹文化历史文明的石破天惊的突破。是改写和补充中华文明史的重大贡献。
我一直呼吁中国历史研究应该开辟《契丹学》课题。现在条件更加成熟了,也更加迫切了。
契丹人建立的辽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南北朝时期。从公元906年到1125年,国祚219年。是中国历史上强大稳定辉煌的王朝。
契丹王朝创立了两种文字。一是契丹字。一是契丹简字。
实际上,现在一些专家学者总是说契丹大字小字,混混浊浊,他们就没闹明白,这个称谓并不是契丹王朝的,而是后来契丹亡国后,女真人建立的金朝才出现的叫法。因为金国初期一直沿用契丹文字,可能是使用过程中为了区别,所以用契丹大字和契丹小字来区分,也是贬意吧。根本就没弄明白契丹王朝文字的来龙去脉,著名专家把金朝女真人的称谓,用来称谓契丹文字,写文章就糊涂混乱了,随着时间推移,资料发现越来越多,著名专家越来越尴尬吧。
契丹字,即契丹国字,以汉文字增减笔画完成的表意文字,约一万多个。主要是朝廷贵族使用。金朝女真人始称“契丹大字”。
契丹简字,即契丹俗字,借鉴回纥文字的组合拼音完成的表音文字。约一万五千多个。主要是基层机关军队寺庙民间使用。金朝女真人始称“契丹小字”。
无论契丹字(大字)或契丹简字(小字),都是动态变化而不断增多的。而且,使用过程中,也有互相借用的状况出现,包括借用汉字。有些专家说“契丹大字小字没有混用”,那是见识太少,无知的武断。
辽开创实行一国两制,在从朝鲜半岛库页岛到西域回纥三十六国的广袤地域内,成为军事政治以及文化宗教的强盛强势王朝,有很多历史创举和经验值得挖掘和探讨。例如,活字印刷就是辽朝发明并广泛使用的。所谓宋朝毕升,不过是从辽南京学习一下但并没有成功而已。
契丹辽朝的历史,是另一半中国史。是不应忽略和抹杀的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一部分。
黄震先生影印出版契丹大字和汉文对照的司马迁《史记》,意义重大,现在说,如何评价,还为时尚早。随着时间推移,这部书的发现出版,必将深刻影响中国历史研究。这是确定的。
2021年1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