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辽契丹国宫廷藏契丹人手绘、契丹文题跋《图说契

(2020-08-17 04:21:50)
标签:

转载

裴元博先生翻译考证的辽契丹国的绘画“榷场归来图”给辽史研究开辟了新的空间。元编辽史,对辽代契丹王朝的市场贸易活动,说的比较笼统。裴元博先生通过分析这幅绘画,推开了经济发展,市场交流,边境贸易探索之门。
这幅描绘辽契丹国搉场的图画,给了后人很多启示和启发。这是辽契丹国内相邻部落州郡和诸多属国,还有更重要的与北宋的边境贸易的一幅缩影。
辽代契丹王朝,注重活跃内部市场交易和促进外部边境贸易,特别是西域丝绸之路和草原丝绸之路的密切往来,辽契丹国势愈加强盛。当年的辽上京城就有西域商队专门的居住区“回鹘营子“,今天的巴林左旗老城有一种独有的植物“骆驼刺”,就是千年前丝绸之路的遗留。奇怪的是,离了这个区域,根本就没有“骆驼刺”的生长。目前发现的西亚琉璃器皿和金银器,以及产自西亚中亚的玛瑙佩饰,都是当时辽契丹国,活跃的搉场和发达的外贸成果。
据史料载,辽契丹国面积是489万平方公里,而北宋国土面积是280万平方公里。辽还有高丽,西夏和西域等近百个属国,对欧亚大陆的交往和影响巨大。目前已经发现收藏的银质和木雕的“交子”印版和“纸质交子”实物,应该是早于北宋的,这都足以证明辽代在市场贸易结算的创举和进步。裴元博先生博客有专门考证辽契丹国“银制交子印版”的文章。
(查新浪博客peiyuanbo448)。
裴元博先生译解的《榷场归来图》关注了新的辽史研究领域。对辽契丹国的市场交易和边境贸易,作为专门课题来深入探索研究,这是很必要也很有意义。希望裴元博先生的考证释解文章,作为一个开头,有更多的学者和研究者跟进,使辽契丹国的内外搉场商业贸易方面,有更多收获和更大的成就。

辽契丹国宫廷藏契丹人手绘、契丹文题跋《图说契丹•社会生活组画》译释考,十二、榷场归(音译“欲扩提”)[转载]辽契丹国宫廷藏契丹人手绘、契丹文题跋《图说契


[转载]辽契丹国宫廷藏契丹人手绘、契丹文题跋《图说契

[转载]辽契丹国宫廷藏契丹人手绘、契丹文题跋《图说契

[转载]辽契丹国宫廷藏契丹人手绘、契丹文题跋《图说契

[转载]辽契丹国宫廷藏契丹人手绘、契丹文题跋《图说契

[转载]辽契丹国宫廷藏契丹人手绘、契丹文题跋《图说契

 榷场,是辽宋时期位于政权交界地区所设的互市市场。场内贸易由双方官吏主持,除官营贸易外,商人须纳税、交牙钱、领得证明文件(关子、标子、关引等) 方能交易。宋太宗赵光义太平兴国二年 (公元977) 先后在镇、易、雄、霸等州设榷务同辽贸易,辽也在南疆设榷场同宋贸易。榷场兴废无常,战则废,和则兴。直到“檀渊之盟”后,两国的榷场贸易才获得了百年的稳定。双方在榷场贸易中都获得了极大好处,不仅密切了两国人民的关系,互通了有无,增加了商税收入,面且巩固了两国长期和平交往的基础。组画中的这幅“榷场归图”(见图1-6、)就真切地仅映了契丹基层百姓榷场贸易归来后满足喜悦的心情。

画中描绘的地点显然是某聚落(部族下辖的小型居民点)外社交小广场。画面分成上下各三组,两条线来展现“榷场归来”的主题。上一加下三共四组画面,是描绘“榷场归来”中心话题的主线。它通过1、归来卸货(见图5、);2、壮牛获赞(见图4、);3、购进肥鹿(见图4、);4、长官核验(见图3、),四组画面,把部落派往榷场为集体采购人员圆满完成任务,官民两方均深深赞许的的心情表现得跃然纸上。辅线通过1、粮食交易(见图5、)2、兽皮加工(见图4、)两组画面,把聚落以农猎为主的生产方式急需商品交换的迫切要求坦白如诉。辽契丹天生注重间品交换,努力推进市场建设。辽太宗时期,除榷场外,辽境内就号称有“都会(市场)百万”。

    从元编《辽史》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辽统治者改革开放,大力发展商业贸易的事例。《辽史·食货志下》载有:征商之法,则自太祖置羊城于炭山北,起榷务以通诸道市易。太宗得燕,置南京,城北有市,百物山偫,命有司治其征;余四京及它州县货产懋迁之地,置亦如之。这里把太祖、太宗两朝集市的由来和设置的情况说得很清楚,即凡是京道州县人众聚集之处和货产汇集转运之地都设置集市。辽国有5京、6府,156(军、城)309县,总计476个县以上行政单位。如每个县有百处货产懋迁之地,全国即会有数万个集市。百万这个词常用作形容数量多的虚指,用百万形容辽国集市数量多、商业贸易繁荣,应该说还是实事求是的。

《辽史·食货志下》还说:东平郡城中置看楼,分南、北市,禺中交易市北,午漏下交易市南。雄州、高昌、渤海亦立互市,以通南宋、西北诸部、高丽之货,故女直以金、帛、布、蜜、蜡诸药材及铁离、靺鞨、于厥等部以蛤珠、青鼠、貂鼠、膠鱼之皮、牛羊驼马、毳罽等物,来易于辽者,道路繦属。货品种类之多,人员往来之多,在全辽国大路小道都是人挨人人挤人排成长龙。这样红火热闹的贸易场面,只有用都会百万来形容才恰如其分。商品经济繁荣是辽契丹国立国的根本,用绘画形式把这一重要国策宣传坚持下去,才是组画策划者不渝的意图。

这幅“榷场归来图”首尾共题写有30个契丹小字,其中“画名”3个字;“跋语”19个字;“纪年款”8个字。经汉译,译文为:“画名”,“榷场归来图”(音译“欲扩提”。)(见图123、);“跋语”,“相、国、大、义、维、安、属,尊、吾,汗、孙、伴、时、礼,将、卒、未、易、黎。”(见图6);“纪年款”,“甲,午,年(统和十二年,994年)六月十一日”。多写个“五”字。(见图6)。“跋语”的白话文意思为“相国(韩德让)在国家危难之际,大义凛然竭力维护朝廷的安宁。尊重我这个耶律家的孩子时时陪伴礼仪,全国上下没有发生一起异动事件。”

跋语和画无干,只是耶律隆绪面对国泰民安大好形势,发自内心的一丝感慨而已。但感慨中对韩德让的感激敬仰之情,却是真实可信的。

                 泉痴山人裴元博2020.8.15日于京东沉疴康复中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