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于前天应邀写了一篇关于砗磲的文章,《从红山砗磲文物谈中华砗磲文化》,提出了“砗磲文化”这一概念。这是一个很成熟的学术领域。亟需分离出来作为独立学科开展探索和研究。
八千多年前的西辽河流域诞生了红山文化。
众多的遗址考古考察,大量的玉器发现,证明红山文化是中国最早出现的玉文化。翁牛特旗出土的C形碧玉龙,被誉为中华第一玉龙,现收藏于国家博物馆。辽宁牛河梁遗址的发掘,也发现了许多精美的玉器。这些都是距今5500年到6000年的红山文明。引起了世界的震撼。著名考古学者苏秉琦说,西辽河是中华民族的祖母河。
在我们深入考察研究的过程中,惊讶地发现,红山文物中,有不少砗磲制品。一些砗磲雕件与玉器雕件一样,精巧精美,玉化程度很高,初看还真分不清了。只是砗磲体轻,有明显的贝壳纹线。我们在西拉木伦河的北岸,查干沐伦一带,也有了重大的收获。见到的砗磲红山雕件,刻有奇特的符号,这是不是最初的文字雏形,还有待探索。
辽西及赤峰地区,离海洋很远,距出产砗磲的南海,就更加遥远了。砗磲是热带深海的生物。5000多年前的红山人,是如何得到的呢?这要从辽西地区的地质变迁说起。
亿万年前,辽西是一片海洋,鱼类,贝类,极为丰富;陆地上是恐龙,大象的家园。地壳变迁,陆地隆起,海洋退去,所有的海洋生物和陆地生物,被埋在地壳地层之中,形成了化石。
现在辽西地区随处可见的狼鳍鱼化石和贝类化石,都是地质变迁的证据。最为可贵的是喀左,凌源和北镇,义县,出土了爬行动物恐龙进化成鸟类的化石。填补了1.5亿年的生物进化空白。这就是世界著名的始祖鸟,孔子鸟,辽西鸟。我们也明白了,远古地质变迁,气候变化,沉积地壳中的砗磲化石。在一次次洪水冲刷,地震活动,山体滑坡,暴露出地面,被红山人发现,制作成祭天祈神的神物和配饰。这就是我们发现的红山砗磲。
至今,红山文化收藏家已经发现有砗磲红山C形龙,太阳神,玉猪龙,勾云佩,鸱鸮,鱼化龙,勒子,珠串等等。最难得的是竟然还发现一片砗磲,正反面雕刻着红山人物形象和文字符号的板画。极为珍罕。
河南郑州砗磲博物馆还收藏了一对长约一米多的远古砗磲贝壳,已经玉化,世所罕见,镇馆之宝啊。
砗磲,自古以来,就极其珍贵,被视为珍宝。佛教就敬为七宝之一。砗磲在象雄文化的苯教和后来的藏传佛教中的神秘和神圣,更是无限庄严敬畏。
郑州砗磲博物馆,收藏有新石器时期以来,各个历史时期和各个历史朝代的砗磲器物。完整系统地展示了砗磲在人类文化发展和文明进程中,从器型到功用的衍化轨迹。
从6000年的红山时期到今天,砗磲伴随人类文明,形成了独有的“砗磲文化”。这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我们收藏砗磲,研究砗磲文化,填补科学领域的空白,开拓历史研究的空间。对于中华文明史和人类文明史上,意义重大。
2020年4月30日
今日北京取消返京人员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