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民族驰骋草原,游牧渔猎的习俗和部落冲突征战,造就了强悍的军事实力。在公元907年立国之后,契丹王朝特别注重国家的治理。很快就完成了尊崇佛教,引进儒学,整顿军备,完成了单纯游牧社会向游牧农耕融合社会的转化。在一国两制的治理体制下,笼络汉人豪门望族,起用汉人官僚,重视汉人士子。加速中原的汉文化融入到草原文化,推动了契丹王朝的社会转型,开启了契丹王朝二百多年的辉煌文明。
前几天曾探讨了辽代的武术拳法教材的意义。证明辽代契丹国,改变上马打仗下马放牧的军事组织结构,强化将士的个体素质和军队的正规训练。契丹王朝降高丽灭渤海,西夏及西域回纥诸国,皆臣服纳贡,威震北方。
辽代契丹国与同时期的北宋王朝对峙中,为什么一个草原政权竟然一直欺负文化文明高度发达的中原大国呢?主要是北宋政权是陈桥兵变,武力篡夺了北周。北宋皇帝的一直忌惮武将拥兵统军。文人治国,抑制武备。所以,辽宋澶渊之盟,宋纳年貢十万两白银二十万匹绢给辽,以求安宁。
我们看到北宋的文化经济,达到中国历史上的高峰。从儿童开始,提倡读书求仕。
辽代契丹国却重视推崇武备强国。在契丹民族中,特别推崇骑射武功。而且是从娃娃抓起。很多历史资料以及当年北宋官员出使辽国,都有记述。
新发现的这四本契丹书籍。内容就是辽代契丹国的儿童活动习俗和游戏形式的具体描绘。
这四本书是雕版印刷,金属片包背铆钉装订。
插图为折页展开印制。
文字书页为双面折式装订成册。历史古籍中罕见。
书籍纸张可看出是高丽草纸。抄纸浆暗格纹,迎光可见清晰。
每本书有五幅整页插图,都是印成后涂色。矿物质颜料,着色不匀。
二十幅版画插图,是二十种契丹儿童游戏。有些是结合了军事武术和拳术的游戏内容。耍刀弄棒,已成习俗。
版画中儿童捶丸歩打球,今已无传。史书记载,在宋辽时期,颇为流行。还有些版画是我们熟悉的跷跷板,拔河,放风筝,单腿撞,捉迷藏,等等。至今在东北和内蒙山西河北等地,依然是热门的体育锻炼项目。
还有些骑羊比赛等,那应该是草原特有游戏节目了。
这二十幅版画插图,充分展示了辽代契丹国儿童的游戏锻炼项目。都是强身健体的活动。可以说是军事体育娱乐项目吧。
这一对比,就明白了北宋与契丹的儿童教育的差别了。这也是为什么北宋王朝的文化辉煌,而契丹王朝的军事强悍了。
2020年3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