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图译文:张灯息舞 出窝天凉


上图译文:赐天尊良驹两匹


上图:丝编镶边香柏木柄芭蕉扇



上图:彩绘芭蕉绢扇 (扇面绘有飞天,菩萨,24孝,12生肖,春宫图等)


上图:羊皮团扇(正面牡丹花,背面契丹文字)

上图:契丹铭文刺绣芭蕉扇



上图:彩绘契丹人物绢面折扇
唐代的绘画和宋代的绘画中,扇子是出现很多的。文人雅士的折扇,仕女的各种纨扇,式样各异,功能不外两个。一是实用,消暑纳凉,驱虫拍蛾;二是装饰,挥洒遮面,平添风情。那么,在辽代的契丹贵族和平民的生活中,扇子,也是重要的生活用品。随着文化和文明的进步,扇子的样式,种类,材质等逐渐丰富起来了。而且,扇子,也是寄兴抒怀,展示才艺,凸显身份,装饰伴随的艺术品。这方面,在辽代众多墓葬的壁画中,多有描绘。当然,辽代契丹人的各类扇子,比唐宋汉地政权的不同之处,是契丹人还将各种扇子,作为文化和文明的载体。如曾发现精致彩绘的柏木盒,内装24孝,12生肖,礼佛图,18罗汉,出行图,花鸟图等等,成套的完整的绢扇和皮扇。也发现有折扇,乌木扇骨,纯金穿钉,丝绢扇面绘有山水人物,另面书写契丹文的行书,而且,在扇骨的上部还用契丹大字刻有顺序编号。实在是令人赞叹。关于折扇在宋代的出现和使用,史上还有争议。有人说是倭国(日本)进贡给北宋皇帝的。从发现的辽契丹的扇子,应该,可以澄清这一史实。折扇,在北宋时期,肯定是有的,而且,是比较普遍的物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