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晚七点(2014年11月24日19点),古籍善本专家李东溟先生,在北大百年讲堂作了一场精彩的演讲。题目是《大仓文库的回归》。北京大学图书馆斥资18亿日元,购藏了日本大仓文库的一批中国重要古籍文献。这是继上海博物馆,这是2011年从美国翁同龢后人手中,重金入藏了一批翁氏藏书之后的又一次重大举措。国家支持,有识之士和专家热情奔走,有关部门鼎立协助,终于使国宝得以回归。应该说,上博和北大,是有眼光,有魄力。这是对中华文化中华文明传承的贡献。当然,个中的艰辛,可想而知。
在互动时,我提到了2013年匡时拍卖的“礼部略韵”,定为北宋刻本。对此,有所异议,从刻工,字体,印刷,纸面等等看,有可能是辽代南京(即今北京)印本。因为山西应县木塔发现的“蒙求”残本和其他三百多件印刷品,可资参照。由此,也提出了应该关注西夏,辽契丹,金朝等政权的汉文字和民族文字的古籍文献。在发现,抢救,征集,研究等方面,予以重视。
前天星期日(23日),德宝拍卖公司,有九件拍品,是西夏文的印刷残缺佛经和识字课本(图录标字典),底价都在一万到两万,但落锤价,都超出预期。有的近70万元。关注草原民族文化,研究草原丝绸之路,已经开始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