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玩摊上买小辽镜——捡漏啦

(2013-05-14 22:16:34)

 古玩摊上买小辽镜——捡漏啦

古玩摊上买小辽镜——捡漏啦



古玩摊上买小辽镜——捡漏啦





古玩摊上买小辽镜——捡漏啦



古玩摊上买小辽镜——捡漏啦

    四月二十日,逛北京古玩交易会。在一个摊位上发现了几块小铜镜。镜面上都镌刻了图案和文字,这些图案生动优美,文字流利规范。特别奇特的是有些小镜面上还用辽代特有的双钩法镌刻了契丹文字。仔细辨认应该是辽契丹小字。更为可贵的是有些图案和文字的沟槽内还填涂了金。在阳光下晃照,金色和图案显得很清晰。

铜镜小巧,图案精美。拿在手里把玩,煞是可爱。问了一下价,摊主是个大卖家,摊位上高档珍稀之物很多。这几块小破铜镜并未当回事,又接近交易会的尾声,所以仅开价每块八十元。几经讨价还价,最后,以每块三十元成交。价格不高,东西又好,反复欣赏,爱不释手,心里实在高兴。真想大喊一声“捡漏啦”!

    这是典型的线刻工艺。对着放大镜细细地观察,线刻图案和文字的线条,明显有刻线断续和粗细不匀以及沟槽深浅不一的现象。这是辽代工匠手工錾刻的痕迹。绝不是机器工艺所为。

    2011年9月28日,浙江博物馆举办了“吴越胜览”的大型展暨国际研讨会。我也被邀参加了。其中,展出了一些江浙地区出土和收藏的线刻镜。种类较多,大部是五代或宋代的线刻铜镜。但工艺和线刻的图案显得比较粗糙。这是唐末动乱,藩镇割据的情势下,偏安东南的吴越国钱氏政权统治下,社会相对安定,一些民俗工艺也得到了恢复和发展。江浙地区的线刻镜就是这个时期的产物。但由于地域和政治相对狭窄,工艺是要粗糙一些了。

   辽代的历史文化长期以来被忽视了。辽代的文物艺术品也少有研究,辽代的线刻镜当然就更不被重视了。至今,许多的专家和玩家都不认识也不承认,一句“假”就毙掉了。知识面太窄,见得太少了。现在,南水北调,高速公路,农田水利,。。。等等,出土的东西太多了,我们没见过的也太多了。

    辽宁博物馆藏有一块至今国内顶级的辽代线刻镜,是阜新红帽子辽塔出土的。此块线刻铜镜,足可以看出并证实辽代线刻铜镜的高超精致的工艺。当然,这与辽国地处唐及后来的五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区,占领了大片相对发达的地域,并保持了稳定,才能够从战乱中接收聚集了唐及五代诸国的许多经济文化的人才和能工巧匠。辽代的佛教文化,金银器的制作都证明了辽国的强大与富足。辽代的铜镜文化中线刻镜工艺这支奇葩的产生是正常和必然的了。

    古玩交易会的摊上捡了漏,高兴之余,发上来大家共同欣赏。同时,唠叨几句,也算是高兴之余的“多余的话”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